林政办〔2021〕10号
林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林州市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林州市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1年3月22日
林州市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年)实施方案
根据《河南省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豫政办〔2020〕20号)、《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安政办〔2020〕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坚持统筹规划,加快5G网络建设
2020年全市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约4000余万元,到2020年年底,5G基站数量累计达到236个,实现林州主城区5G网络全覆盖;到2021年,全市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约5000万元,5G基站数量累计达到480个,县城以上城区网络覆盖进一步优化,实现乡镇、农村热点区域覆盖;到2022年,全市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约8000万元,5G基站数量累计达到610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满足各类应用场景需求。
(一)统筹5G基站规划布局
1.进一步推进铁塔、室内分布系统、杆路、管道及配套设施共建共享。
责任单位:电信运营公司、铁塔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2.将5G基站建设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落实,为基站、机房和相关配套设施预留建设空间。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
3.贯彻落实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执行5G基站建设、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技术标准。
责任单位:电信运营公司、铁塔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4.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学校、医院等建设项目要按照标准同步设计并预留通信管廊及配套设施建设空间。
责任单位:住建局。
5.研究出台《关于统一规范全市通信基站报建审批服务的实施意见》,优化5G网络建设行政审批流程,提高环评、基站设置等行政审批效率。
责任单位:工信局牵头,住建局、城管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提供5G通信设施电力保障,开通5G通信基站用电申请绿色通道,简化优化报装流程,压缩申请办结时间,积极落实5G通信设施电价政策。
责任单位:发改委、供电公司、电信运营公司、铁塔公司。
(二)加大5G网络建设投入
1.进一步加大5G网络建设投入力度,力争实现5G独立组网商用,控制非独立组网建设规模,建设覆盖广、速率高、体验好的5G精品网。
责任单位:电信运营公司、铁塔公司实施。
(三)落实5G建设配套需求
1.要积极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所属设施,公路、绿地、大型场馆、景区等公共场所向5G基站建设免费开放。市级党政机关、事业系统办公场所优先免费开放,大力支持5G建设。
责任单位:发改委、财政局、教体局、住建局、交通局、公安局、卫健委、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市场监管局、城管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社会杆塔资源开放。
推动通信杆(塔)与电力、市政、交通、公安等行业的杆(塔)资源共建共享。在确保功能、保障安全、美观统一的前提下,整合利用路灯杆、电力杆、交通信号杆、视频监控杆等社会杆塔资源开放,推进“一杆多用”,全面支持5G规模部署。
责任单位:城管局、公安局、交通局、供电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3.密切跟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重点项目与5G网络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
责任单位:发改委、住建局、电信运营公司、铁塔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5G疑难站址督办,围绕5G网络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阻挠施工、索要高场租、高电价等突出问题,完善台账,细化责任,加强跟踪督办,必要时采取现场联合办公的形式,现场解决问题,高效推进。
责任单位:工信局牵头,各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5.落实电价支持政策,建立电力部门与电信企业联合推进机制。加快供电电源点布点建设、协同推进具备交付条件的5G基站转供电改直供电工程。对政府机关、居民小区、写字楼等基站,依托“一表一户”政策由电力部门实施直供电改造,纳入直供电范围;对直供电基站执行一般工商业电价,统一实行集团户结算管理,支持打包批量采购,参与市场化交易。电力部门要配合基站产权方全面核查辖区内基站用电情况,确保基站用电费用统一结算、统一告知、统一催缴。开展转供电基站清理规范工作,依法查处转供电环节乱加价、收取不合理场租费用等行为。
责任单位:发改委、供电公司、市场监管局、电信运营公司、铁塔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通信基础设施保护
1. 因城乡规划建设、城区改造等情况确需改动或者迁移通信基础设施的,按照《河南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办法》(省政府令第165号)相关规定执行。
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工信局、住建局、电信运营公司、铁塔公司等相关单位。
2.公安、电力部门要加大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通信畅通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以及偷盗电、无理停断电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无理阻止施工行为,确保通信工程顺利推进和保障通信畅通。对于违规施工、操作等造成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损坏、通信中断的,依法赔偿损失并追究责任。
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公安局、供电公司、电信公司、铁塔公司。
二、立足产业基础,加快发展5G产业
依托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加大5G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打造以PCB(印制电路板)产品为核心的基础材料产业园和以智能终端及零部件生产为核心的智能终端配套产业园。2020年底,5G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到2021年,5G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培育2家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到2022年,5G产业发展链式生态体系基本完善,5G配套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五)打造百亿级5G基础材料产业园
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区作为河南省智能化示范园区的区位优势,重点推进PCB(印制电路板)、5G用高性能低介电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高端覆铜板及粘结片等产品的规模化和智能化生产,形成“超细电子纱——超薄电子布——薄型覆铜板——线路板”产业链。
责任单位:产业集聚区。
(六)加大5G产业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引进5G射频模组、国产5G终端、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或重点项目落户我市。
责任单位:工信局(商务)、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坚持应用引领,打造5G示范应用场景
坚持5G+行业应用引领。我市优先在城市建设、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互联网融媒体应用等领域选树5G试点示范应用场景和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标杆应用场景,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垂直行业应用模式。
(七)打造“5G+城市建设”
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打造“5G+城市管理”。在城市重要位置,借助5G+无线传感设备,提升对井盖、城市废弃物、道路积水、照明、城市管网、违停车辆的感知能力;利用5G+无人机,构建城市动态高清电子地图,对区域内城乡环境开展巡查,为排查违章建筑、清理环卫死角、查处建筑垃圾违规倾倒堆放、整治废水废气违规排放、监管园林绿化以及国有土地闲置等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撑。
责任单位:城管局。
完成时间:2022年底前完成。
(八)打造“5G+智慧旅游”
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实现线上旅游体验与5G、VR、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以红色旅游胜地红旗渠景区为应用模板,推行5G+VR全景直播、5G+AR慧眼、5G+AI旅游服务、5G+社交分享、5G+MR全息文物等5G智慧旅游系列应用,推动重点景区智慧化全面升级。凝聚旅游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5G+智慧旅游国家级示范基地,建成全国旅游行业5G应用标杆。
责任单位: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相关旅游景区所在镇(街道)、电信运营公司、相关旅游景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完成时间:2021年年底前完成。
(九)打造“5G+智慧交通”
在市区绕城普通干线公路重点路段,以及桥梁、互通枢纽等重要节点,推动5G基站、路侧全息感知设备等信息网络和交通感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交通、车路协同、智慧监管等领域应用的支撑建设,提供5G车路协同服务,依托5G技术,建设“车辆主动安全预警与管理系统”,打造公交车辆全流程作业的安全管理闭环体系,提升公交智能化水平和安全运营水平,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责任单位:交通局牵头,发改委、工信局、供电公司、电信运营公司、铁塔公司、相关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完成时间:2022年年底前完成。
(十)打造“5G+智慧教育”
实施基于5G网络的数字化校园扩容提速工程,依托5G网络技术实现基于高清视讯的远程协同教育教学与在线资源共享,开展5G+VR/AR沉浸式教学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学评测与管理;探索建设基于5G网络的教育实时监管与服务体系,提升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教体局。
(十一)打造“5G+智慧医疗”
支持医院开展5G+智慧医疗示范,发展远程监护、移动式院前急救、远程医疗等应用。打造5G智慧医疗创新中心,提供区域医学影像中心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教学等服务。加大5G技术在应对重特大传染性疾病中对疫情溯源监测、风险人群管控、疫情研判指挥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和支撑。借助5G高带宽、低时延等特性,实现基层医生与远端专家的适时视讯连接,远端医疗专家实时指导基层医生的诊疗服务,助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责任单位:卫健委。
(十二)打造“5G+现代农业”
加强5G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推进,构建精细化、无人化的先进农业管理体系。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鼓励以智慧农业云平台、农产品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等应用为基础,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跨越。推进5G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农村智慧物流、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融合应用,以病虫害防治、土壤成分检测、温湿度监测、农机作业、农机管理、冷链物流等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业自动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探索5G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应急指挥等领域的应用。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牵头,林业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打造“5G+智能制造”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建设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平台和细分行业平台,构建覆盖制造业重点行业的平台体系。实施光远“5G+智能车间”、致远“5G+智能工厂”项目,依托产业集聚区智能化园区效应,打造行业领头雁。
责任单位:工信局牵头,发改委、财政局、产业集聚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打造“5G+现代服务业”
1.利用5G信息技术加快培育现代商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各类商贸企业优化供应链体系,发展智慧商业,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深化5G技术在网络购物、虚拟点餐、智能售卖、智能停车、智能家居等服务领域的应用,打造一批5G环境下的商贸街区,开展5G+智慧商贸示范。
责任单位:工信局(商务)牵头,发改委、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在物流行业融合应用,建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开展5G+智慧物流示范,打造国家级智慧物流示范园区。
责任单位:工信局(商务)牵头,发改委、交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推进“5G+互联网融媒体”应用
依托5G技术,建设高清、超高清4K收录、直播平台,充分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扩大新闻来源,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提升广播电视的影响力。
责任单位:宣传部、旅游和文化广电局、融媒体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构建安全体系,强化5G安全保障
(十六)强化5G网络安全
加强5G基础网络安全保障,推动5G网络建设与网络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实施。落实5G核心系统、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平台等新对象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提升5G应用安全防护能力。建立统一管控、灵活可扩展的身份管理机制,实现可追溯化管理,满足各类终端安全接入需求。开展5G网络设施、应用系统安全监测试点建设。加强5G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建设,构建主动防御、在线监测、预警通报、跟踪处置一体化的安全防控体系。
责任单位:宣传部(网信办)、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确保5G数据安全
构建覆盖5G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交换和销毁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5G应用场景数据安全保护,提升数据安全管理水平。依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信息治理,明确网络运营商、设备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等各主体的数据安全责任,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工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提升典型应用场景安全保障能力。
责任单位:宣传部(网信办)、工信局、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统筹推进,优化5G产业发展环境
(十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林州市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工信局局长担任。市工信局、发改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将5G产业发展重点任务纳入市政府督查事项,开展督导检查。各镇(街道)要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镇(街道)要参照市级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相应的推进机构,履行职责,积极支持铁塔公司及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开展5G网络建设工作,协调解决5G通信基站建设中的问题。
(十九)认真落实扶持政策
研究制定支持5G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分类建立5G产业重点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积极争取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依据《安阳市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安政办〔2018〕70号)文件精神,优先支持5G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场景试点示范等项目。争取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基金、“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等,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支持5G产业发展。积极申报国家、省5G产业试点示范项目,对获得中央、省财政资金支持的重大项目,市财政会适当给予资金支持。
(二十)努力打造人才队伍
引进一批5G领域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建设5G领域人才实训基地,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创新型人才。鼓励企业采取兼职、短期聘用、有偿服务等方式,吸引5G领域人才来林创业。
(二十一)大力推进对外交流
定期组织举办5G领域高端论坛、技能大赛、行业展会等,推进深层次合作交流,营造促进5G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5G技术研发中心、推广应用中心、典型应用场景项目落户我市。组织开展定向招商,吸引一批龙头企业在我市布局5G产业项目,优化完善5G产业链。
(二十二)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加大5G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站、“两微一端”等主流宣传媒体和自媒体,广泛宣传5G网络建设重大意义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加大5G基站电磁辐射等知识科普宣传力度。加强对5G产业发展中典型经验、应用场景典型示范的宣传,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5G发展的认知度、参与度和支持度。积极举办论坛、路演活动等多类型、多层次、受众广的5G创新创业活动,大力营造推动5G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附件:1.林州市5G示范应用场景及项目
2.林州市5G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一览表
3.林州市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1
林州市5G试点示范应用场景及项目
序号 |
应用场景名称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完成时间 |
责任单位 |
1 |
5G+城市建设 |
5G+城市管理 |
在城市重要位置,借助5G+无线传感设备,提升对井盖、城市废弃物、道路积水、照明、城市管网、违停车辆的感知能力;利用5G+无人机,构建城市动态高清电子地图,对区域内城乡环境开展巡查,为排查违章建筑、清理环卫死角、查处建筑垃圾违规倾倒堆放、整治废水废气违规排放、监管园林绿化以及国有土地闲置等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撑。 |
2022年年底 |
城管局 |
2 |
5G+智慧旅游 |
5G+红旗渠 景区 |
建设5G+VR全景直播、5G+AR慧眼、5G+AI旅游服务、5G+社交分享等5G智慧旅游系列应用,推动全市景区智慧化全面升级。 |
2021年年底 |
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牵头,电信运营公司、红旗渠景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
3 |
5G+智慧交通 |
5G+智慧公交 |
依托5G技术,建设“车辆主动安全预警与管理系统”,打造公交车辆全流程作业的安全管理闭环体系,提升公交智能化水平和安全运营水平,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
2022年年底 |
交通局 |
5G+智慧公路 |
在市区绕城普通干线公路重点路段,以及桥梁、互通枢纽等重要节点,推动5G基站、路侧全息感知设备等信息网络和交通感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交通、车路协同、智慧监管等领域应用的支撑建设,提供5G车路协同服务。 |
持续推进 |
交通局牵头,发改委、工信局、供电公司、电信运营公司、铁塔公司、相关乡镇(街道)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
||
4 |
5G+智慧教育 |
5G+智慧教育 |
依托5G网络技术实现基于高清视讯的远程协同教育教学与在线资源共享,开展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学评测与管理;探索建设基于5G网络的教育实时监管与服务体系,提升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基于5G组网技术建立校园私有云,将多个校区融为一体;结合5G+VR/AR技术,建立5G虚拟课堂,实现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为学科教学、科学实验、德育教育提供沉浸式的虚拟场景化的教学环境。 |
持续推进 |
教体局 |
5 |
5G+现代农业 |
5G+现代农业 |
5G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推进,构建精细化、无人化的先进农业管理体系。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鼓励以智慧农业云平台、农产品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等应用为基础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跨越。推进5G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 |
持续推进 |
农业农村局牵头,林业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6 |
5G+现代 服务业 |
5G+现代商贸 |
深化5G技术在网络购物、虚拟点餐、智能售卖、智能停车、智能家居等服务领域的应用,打造一批5G环境下的商贸街区,开展5G+智慧商贸示范。 |
持续推进 |
工信局(商务)牵头,发改委、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
7 |
5G+互联网融媒体应用 |
5G+智慧物流 |
5G+物联网+人工智能在物流行业融合应用,建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开展5G+智慧物流示范,打造 智慧物流示范园区。 |
持续推进 |
工信局(商务)牵头,发改委、交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5G+融媒体 |
依托5G技术,建设高清、超高清4K收录、直播平台,充分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扩大新闻来源,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提升广播电视的影响力。 |
2021年年底 |
宣传部、旅游和文化广电局、融媒体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
附件2
林州市5G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建设单位 |
承建单位 |
建设现状 |
总投资额 (万元) |
当前累计投资(万元) |
1 |
高端覆铜板及粘结片 |
产业发展 |
林州致远电子科技 有限公司 |
林州致远电子科技 有限公司 |
正在建设 |
110000 |
75000 |
2 |
5G用高性能低介电超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生产线项目 |
产业发展 |
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正在建设 |
51329 |
2000 |
3 |
5G高速高频覆铜板研发 |
技术研发 |
林州市诚雨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林州市诚雨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产品研发中 |
20000 |
10000 |
4 |
5G+智慧红色教育 |
场景应用 |
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安阳联通公司 |
正在建设 |
300 |
100 |
5 |
林虑山智慧滑翔5G项目 |
场景应用 |
林州途安航空体育旅游产业有限公司 |
安阳联通公司 |
正在建设 |
100 |
0 |
备注:1.项目类别分为:5G网络建设、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发展等四个类别。
2.项目建设周期为2020-2022年。正在建设及规划建设的项目。
附件3
林州市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孙建铎 市长
副组长:李文广 市政府副市长
赵 勇 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副书记
成 员:李国庆 市工信局局长
李起富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融媒体中心主任
李广增 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郝长青 市发改委主任
尚海周 市教体局局长
刘付周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吕玉明 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陈志斌 市住建局局长
张军明 市交通局局长
宋永强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徐学军 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局长
王明岐 市卫健委主任
郭 强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徐俊喜 市城管局局长
李保周 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
李红海 市林业局局长
曹海江 市公安局副局长
桑国增 市财政局副局长
李玉华 开发区经发局局长
杨伟民 供电公司总经理
各镇(街道)镇长(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工信局局长李国庆担任。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
林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2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