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林州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1-07-06 10:33  文章来源:林州市人民政府
分享:

林政文〔2021〕26号

 

林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林州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现将《林州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5月24日    

 

 

 

林州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2020年我市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020年,我市未发生地质灾害。总体来看,我市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全市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的形势依然严峻。

二、地质灾害类型和隐患点的分布特征

我市位于河南省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形差异显著,是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等五种,其中主要以崩塌、地面塌陷、滑坡最为发育。受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地质灾害分布地域性明显:河顺镇、横水镇、东岗镇、东姚镇及龙山街道由于开采铁矿、煤矿等资源,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发育;滑坡、崩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任村、石板岩、合涧、原康、河顺等镇及旅游景区、红旗渠总干渠沿线和公路沿线。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及防范重点

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山区,北部和东部矿区,红旗渠沿线及旅游区内,重要防范点及防范区域为:

1、河顺镇栗家沟村南地面沉降区

该区位于河顺镇栗家沟村南中段铁路以北,60余户居民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裂缝最长约6米,最宽约3.5厘米。地面塌陷区威胁到113户、292人,给当地居民造成极大威胁。

2、石板岩镇桃花洞村七圪道自然村滑坡

该村处于滑坡体之上,坡体长期受雨水冲刷,有7户15人45间房屋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和歪斜,成为危房,现该滑坡体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在汛期极有可能下滑。

3、石板岩—任村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区

我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该地区,面积约170.5km2,目前存在隐患点33处。如任村镇马家岩村崩塌危岩体、石板岩镇大垴村段崩塌危岩体及石板岩西湾崩塌危岩体岩体结构松散,岩壁岩层节理极其发育,抗风化能力不强,如遇强降雨极易诱发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石板岩高家台崩塌体,虽经当地镇政府采用爆破手段清除了一段危岩体,但仍有大量危岩体存在,在汛期极有可能引起崩塌,严重威胁写生基地学生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村镇白家庄及南谷洞水库大坝右岸滑坡隐患危岩体,在汛期极有可能下滑,严重威胁坡下居民、学生和水库及职工安全。

4、红旗渠总干渠(林州境内)及一、二、三干渠

受威胁地段主要分布在任村镇牛岭山、马牙沟、青年洞、木家庄、赵所、石界、回山角、尖庄、姚村镇井湾等地。地质灾害隐患长度2.54km,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危害程度高的地段为青年洞、尖庄、井湾一带。

5、黄华—天平山崩塌隐患区

该区位于黄华镇西部,面积29.4km2,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由于风景区建设及交通工程建设切坡不当形成的危岩,加上自然风化破碎的岩石,在汛期时常崩落,对过往人员造成很大威胁。

6、公路沿线滑坡、崩塌隐患区

该区主要包括东南线河口至任村段,合嘴线合涧至山西段、东姚至鹤壁段,翟阳线东姚至卫辉段,浚南线五龙至鹤壁段及林石公路、任石公路段公路沿线,由于交通干线建设切坡造成的危岩,加上自然风化破碎的岩石,在汛期时常发生崩塌、滑坡,危害级别为轻级。

7、番良—口上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区

该区面积55.8km2,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如:原康南斗峡村山坡坡积物松散,植被发育不好,在汛期极易发生滑坡,威胁坡下50间房屋、8户40人,危害级别为中级。

8、东岗、河顺、陵阳塌陷隐患区

该区主要位于东岗镇南部,河顺镇北部、东北部,陵阳镇南部,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塌陷、泥石流隐患。目前已有地面塌陷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如:林钢铁路城北段,因老采空区引起地面塌陷,直接威胁林钢铁路专用线的安全运行,危害级别为重级。

9、横水、龙山街道办事处塌陷隐患区

该区主要位于横水北部、东部、龙山街道东部,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塌陷、泥石流隐患。如2016年7月19日强降雨引发的横水吴家井村滑坡,该灾害导致的潜在滑坡体结构松散,存在较大滑坡隐患,对河对岸近30户约100余村民造成威胁。晋家庄至东街塌陷隐患区,区内由于采矿造成地面塌陷多处,晋家庄村内居民房屋有不同程度裂缝,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程度级别为重级。

10、合顺厂—韩庄塌陷隐患区

该区位于东姚镇中北部,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塌陷、泥石流隐患。目前由于采矿造成地面塌陷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

11、林州市横水镇吴家井村滑坡位于林州市横水镇吴家井村东小河对面东岸。滑坡体南北总长约150米,宽约80米,滑移体结构疏松,在暴雨、地震等工况条件下滑坡体容易失稳滑动,引发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威胁当地村民及周围村庄居民出行安全。

对于以上提到的重点防范区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要加强监测和预防,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主要区段,圈定出重点防范范围,并落实具体防治措施;对于其它未提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巡查、监测和预防,并通过巡查、监测及时发现新的隐患点,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四、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汛期是地质灾害多发期。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6~9月份为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重点防范期为6、7、8、9四个月。但如果出现气候异常,雨季提前或推后,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非汛期日降水量50毫米以上或连续大雨3天以上、过程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以及持续降雪、冰雪融化时段,需重点防范山区小流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五、明确责任,强化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监测

地质灾害的防治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原则。市政府负责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要切实履行防治职责,明确具体监测责任人;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气象部门负责做好气象预测预报工作;广电、移动、联通、电信部门负责做好地质灾害预测、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交通、公路管理部门负责对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并做好预警、监测、警示和防范工作;铁路高速主管部门负责对沿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并做好监测防范工作;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对各旅游区(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并做好监测和防范工作;水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水库、河流及重要水利设施的监测和防范工作;住建部门要加强对市政公用设施及重要建筑物的监测和防范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及办学机构的隐患点进行监测和防范工作;应急救援部门要严格要求矿山企业按照安全设计和安全规程进行生产,并做好采空区的监测和防范工作。其它有关部门及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管辖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监测和防范工作。

六、地质灾害防治及监督管理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防治工作责任制

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各镇长、办事处主任、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防治工作。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党政一把手要和分管地灾的责任单位、责任人签定责任状,实行领导包村包点责任制,要从以人为本、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各项规定,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2、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建设项目,应配套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开展灾害调查,制定年度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

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要组织人员认真开展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制定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好“两表两卡”制度,建立完善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种档案及工作台帐,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物资的储备工作,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研究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各项任务、制度、措施,明确预警预报方式、防灾避险路线和自救互救方法,将《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发放到受威胁的单位、群众手中,增强群众防灾自救能力。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要在汛前组织应急预案避险演习,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确保一旦灾情发生,能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对重大隐患点设立永久性醒目的警示标志

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对存在重大隐患点的区域要设立永久性醒目标志。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人,特别是塌陷区要用铁丝网圈出警戒区域,严防人员、牲畜进入。

5、健全网络、加强监测、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按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高标准十有县”的要求,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镇(街道)、村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网络的作用,建立镇(街道)、村为基础,全民参与的群测群防体系。根据已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村、组为单位实施群众监测,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站,成员由受威胁的居民点或单位中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要提高监测人员工作积极性,保持监测人员相对稳定,保证监测网络通讯畅通,完善市、镇、村三级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对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编制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应包括:监测责任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自救互救方法。要加大预测预报方式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和广度,让广大群众掌握如何监测和判断灾害可能发生的各种迹象,以及灾情速报的有关应急方法和防灾撤离路线等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水平和自救能力。

6、落实制度,突出重点,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汛期是我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多发期。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努力避免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地质灾害预报制度。6~9月,市自然资源、气象、广电等单位要做好全市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镇(街道)接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后,要及时向本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转发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2)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发现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的单位或者个人,要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报告。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要按照《林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林政〔2016〕9号)的要求,做好地质灾害速报工作。

报告内容。地质灾害灾情或者险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已采取的防范措施及防治工作建设。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还应包括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和失踪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

报告时间。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质灾害报告后,要立即速报市政府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接到当地出现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要在2小时内速报市政府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接到地质灾害报告后,要立即组织力量到现场复核确认,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及时续报。

3)汛期值班制度。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具体值班责任人,确保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值班电话于汛期前报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系电话:6812938  6188369)、市应急管理局(联系电话:6800333)、市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6591915)。

4)险情巡查制度。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镇(街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对本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检查。要密切关注各级气象部门发布的降雨预报、自然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对可能发生强降雨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要组织群测群防员做好隐患点巡查、监测工作,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政府或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报告。

7、积极搬迁,有效治理

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严重的地区,特别是学校、居民点等,各镇(街道)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组织、实施搬迁或工程治理。市住建局、财政、民政、自然资源、交通、电业、水利、公安等职能部门,要对群众的搬迁和工程治理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积极主动配合各镇政府完成搬迁和工程治理。

8、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宣传

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要加强群众性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增强防御地质灾害的能力。

 

附件:林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林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魏永刚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副组长:苗广军 市人武部副部长

    孙付吉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刘付周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郭庆利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成 员:李军政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学昌  市民政局局长

    陈志斌  市住建局局长

    郝长青  市发改委主任

    许见顺  市教体局局长

     张军明  市交通局局长

    范红彬  市水利局局长

    徐学军  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局长

    王    市林业局局长

    李国庆  市工信局局长

    宋庆华  市卫健委主任

     王洪亮  市供电公司经理

    邓广存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主任

    吕玉明  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杨鹏飞  市人防事务中心主任

    秦立宪  市气象局局长

    孙金贞  市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

赵小琦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李晓新 市国投服务中心主任

    王自永  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

    郑笑笑  市联通公司总经理

    高军丽  市电信公司总经理

    于向阳  市移动公司总经理

    各镇人民政府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自然资源局,刘付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