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建设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实施。
2020年11月25日
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区多园”建设方案
为更好地发挥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以“一区多园”(一区指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园指设立在我市各县〔市、区〕的各类专业园区)模式打造全市对外开放高地,加速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优化全市产业结构,促进全市开放型城市建设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国发〔2019〕11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豫政〔2016〕36号)文件精神,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强力推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经开区市场化建设运营,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经开区统一管理、统一规划,以异地共建、“托管”等方式积极推进“一区多园”建设。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共育和利益共享的新模式,切实提升经开区综合经济实力。
二、基本原则
(一)合作共建,互利共赢。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处理好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各园区所在县(市、区)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
(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立足于壮大规模、提升实力,进行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共建各园区的地点、范围,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集约利用土地。
(三)资源共享,联动发展。依托当地现有的资源优势、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划,设立专业园区。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新材料、精品钢深加工为主,研发基地、总部经济、服务业、贸易企业、食品工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863科技产业园、中心商务区、汤阴县产业集聚区转移,更好地起到协同、互补作用,实现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四)分工合作,精准招商。依托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招商方面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根据园区的不同定位,细化招商图谱,开展大招商活动,引导项目进入相应的专业园区。
三、管理机构和范围
成立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一区多园”宏观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推进“一区多园”建设。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领导任副组长;汤阴县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商务、统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日常工作。
经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和考核,加入“一区多园”的各园区统一冠名为“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各园区管理机构统一冠名为“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管理委员会”。
本方案“一区多园”建设范围:一区指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园指林州市863红旗渠科技产业园区(位于林州市西端,占地面积0.12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含文峰区峨眉大街办事处、银杏大街办事处和商颂大街办事处合计30.1平方公里)、汤阴县产业集聚区、林州市中心商务园区(含桂园街道办事处、开元街道办事处、龙山街道办事处、振林街道办事处)。
四、工作机制
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园区共同建立“一区多园”建设工作协调机制:
(一)建立工作会商机制。每月召集各园区管理机构、“一区多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相关工作进行协商,共同商讨解决“一区多园”实施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二)建立信息共享统筹协调机制。促进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本部与各园区产业的配套合作,形成政策同质化、服务一体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对于引入的项目,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到不同的功能园区。
(三)建立招商引资协调机制。共同制定项目入园标准,协同招商,对招商项目和入园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分类指导。
五、职责分工
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指导园区制订园区规划、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做好各园区管理工作;重点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和对外开放体系;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程度;争取加入“一区多园”的园区企业享受国家和省对国家级经开区的政策;制定完善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等各方面优惠政策。
各专业园区所在地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稳定、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配套服务等社会事务。
专业园区管委会:在所在地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调指导下,按照国家级经开区有关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划,对园区进行开发、建设和管理。
加入“一区多园”的各园区和企业:除按照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管理外,同时按照商务部相关制度规定,纳入国家经开区口径统计管理。
六、优惠政策
加入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的各园区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可以统一使用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名义招商。
(二)获得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引导与辐射带动,形成经开区本部与各园区之间的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三)参加各级经开区的各类专业会议,及时获得产业培育、招商等各类信息。
(四)加入“一区多园”的各园区享受国家级经开区的各类优惠政策。
七、规划管理
在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框架基础上,根据实施“一区多园”发展的新形势,充分考虑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本部与各园区产业的协同、差异发展,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编制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整体发展规划和各园区发展规划。各类发展规划需报市政府审批。
所有加入“一区多园”的各个园区,应在“一区多园”整体发展规划的框架下,制定分园区协调联动、差异发展的园区规划和产业规划。
附件:“一区多园”第一批产业园区名单附件
“一区多园”第一批产业园区名单
1.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含文峰区峨眉大街办事处、银杏大街办事处和商颂大街办事处合计30.1平方公里)
2.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863红旗渠科技产业园区(林州红旗渠863科技产业园)
3.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商务园区(林州中心商务区,包含林州开元街道办、桂园街道办、龙山街道办、振林街道办)
4.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汤阴县食品产业园区(汤阴县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