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1-04-28 20:48  文章来源:林州市人民政府
分享:

  ——2021年4月28日在林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 长 孙建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恢复向好。全市生产总值560亿元,增长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亿元,增长10.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86元,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116.3亿元,增长3.4%。入选全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

  (一)毫不放松抓防控,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去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扛牢责任,迅速动员部署,快速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防控体系,第一时间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实防线。我们严格落实“四早”措施,以最高等级、最严责任、最硬举措,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仅用9天时间就实现了确诊病例零增长。我们坚持“一手牵两头”,分级分类推动复工复产,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持续做好冷链食品检测等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疫情大考的合格答卷。

  (二)聚精会神抓产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

  工业经济加快转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8.8亿元,增长10.8%。总投资114.42亿元的60个工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2.3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凤宝热扩车桥、凤宝管业高端汽车专用管、光远五期5G用低介电超薄电子布等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产业集聚区43个项目完成循环化改造,顺利通过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验收。光远新材荣获省长质量奖提名奖。汽配产业园和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入驻企业14家,其中10家实现投产。积极推进建筑装备材料产业园和智能制造产业孵化园,推动建筑产业向工业化迈进、汽配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入选全省县域工业30强。

  建筑业实力持续壮大。建筑企业总数达到1100家,其中特级、一级企业82家。成立建工集团、汇联建公司,组建河南太行联合控股有限公司,龙头带动、强强联合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成立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林州分院,加快建筑业向设计、施工一体化转型。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累计为建筑业授信119亿元、投放33亿元。持续强化司法保障,累计帮助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完成建安产值1500亿元、税收(全口径)30亿元。

  旅游三产加快回暖。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红旗渠景区荣获“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荣登红色文化型景区品牌50强榜首。太行大峡谷荣获河南省五钻级智慧景区。石板岩、万泉湖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庙荒村、高家台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桂林镇、姚村镇、任村镇获评省级生态旅游示范镇。升级改造后的苍溪花街全新亮相,扮靓露水河畔。制定“迎客入林”系列优惠政策,举办林州旅游(天津)推介会,全年接待游客904.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6.57亿元。在旅游业带动下,三产增加值完成256亿元,增长2.5%。

  (三)锚定目标不放松,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

  金融风险防范有力。严格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规范举债融资行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扎实开展投融资平台安全风险整治,推动平台公司规范健康运营。大力开展涉金融服务类企业风险防范化解专项整治,协调解决林州重机、中农颖泰等企业流动性风险,地方性金融风险有效防范。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剩余795户1698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年投资9441.22万元完成250个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7149人,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就业率达到100%。新增扶贫小额贷款2023户2918万元,新增户贷率34.5%,各类金融扶贫贷款达到12亿元。加强“两类人群”监测帮扶,脱贫攻坚成效不断巩固。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成凤宝钢铁等3家企业超低排放治理、68家企业绿色化改造、4家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关停淘汰新达焦化4.3米焦炉。淘汰国三柴油货车1637辆。烟花爆竹全域清零。全市优良天数211天,同比增加8天;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54微克/立方米、86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8.5%、9.2%,绝对值在安阳五县(市)排名第一。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拆除违建1000平米,清理垃圾杂物3万方,洹河水质持续稳定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投资1.6亿元,新增造林4.77万亩。投资1.07亿元,完成南太行生态修复项目红旗渠沿线等3个标段建设。创成国家森林乡村5个。

  (四)精益求精提品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天平大道、龙安南路、阜民街西段、建行南路、华信路、大学路等6条市政道路竣工通车。林州大道及周边棚改加快推进。完成人民街、龙山街、振林路等老旧街区和12个老旧小区改造。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实现并网发电。新增集中供热入网面积116万平米,供热普及率达到95%。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完成红旗渠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建设,与6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其中3家实现投产。建成东岗核桃、茶店菊花等8个万亩产业基地,“一镇一业”特色种植格局初步形成。大力开展“全民动手、清洁家园”行动,硬化背街小巷157万平米、道路79万平米,绿化村庄46万平米。完成投资6000万元的涉及5镇9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完成投资3.9亿元的农村厕所革命一期工程。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姚村镇、石板岩镇入选省级“美丽小镇”。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南水北调引水入林境内管线完成70%,沿太行高速安阳段开工建设,红旗渠公共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建设。林长高速红旗渠站立交桥、S227林桐线安林公路至东岗段升级改造二期、石板岩露水河沿岸道路提升改造、G342日凤线淇河大桥改造、S302范林线林州境鹤壁界至东姚段改造等工程竣工通车。改建农村公路82.6公里,林石公路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五)深化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更加强劲

  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90%。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以内,注销、查封、查询等业务实现1小时办结。推行非工作日延时服务机制,315项便民事项实现周六可办。完成市场监管等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

  招商引资全面发力。重新组建商务局,编制完成招商图谱,成立2个招商联络处和8个重点产业工作专班,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区域开展精准化招商。国网新源林州抽水蓄能电站、东方希望养殖产业链等70个招商项目成功签约,昌宜铝模板林州生产基地等38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引进省外资金119.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

  科技创新不断加强。组织申报各类专利536件。振晨重工等46家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动态项目库,高晶铝材等25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致远电子通过省智能工厂评定,凤宝特钢、光远新材通过省智能车间认定,诚雨电子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863科技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金融保障更加有力。新增存款81.45亿元,存款余额达到656.27亿元,均位居安阳第一、跃居全省第二,金融“166”实现首年开门红;新增信贷投放56.18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39.6亿元。协调金融机构为红旗渠公共服务中心、光远5G、南水北调引水入林等重点项目累计投放37.59亿元。

  (六)尽心尽力惠民生,群众福祉持续增进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023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9%,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667人。大力实施低保提标扩面,新增城乡低保516户1302人,发放低保金6058.57万元。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减免企业职工养老、失业等社保费2.25亿元。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实现招生。投资1.2亿元,建成2所、改扩建22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92个教学班4140个学位。人民医院、疾控中心P2实验室建成投用。第二人民医院扩建、眼科医院等医疗项目完成主体建设。第三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开工建设。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排查整改隐患4908项,未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交通事故亡人人数同比下降21.6%。非法集资4起案件结案销号,累计兑付1.68亿元。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大力开展信访案件化解,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调查由全省第115位跃居至第15位。

  同时,统计、审计、消防、史志、气象、人防、融媒体、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国防后备力量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提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开展重点工作跟踪审计,扎实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政府工作更加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市“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争当省市发展排头兵”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攻坚克难,务实重干,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攀升。生产总值较“十二五”末增长22.9%,年均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十二五”末增长117.3%,年均增长16.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二五”末净增8193元,年均增长7.1%。县域经济综合排名连年位居全省前列。

  ——产业转型卓有成效。三次产业占比由“十二五”末的

  4.8:56.3:38.9调整到2.7:51.5:45.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凤宝油井管三期、光远新材三期四期、致远覆铜板、诚雨覆铜板等项目建成投产,汽配产业园和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建成投用。建筑业实现量质齐升,企业数量增加841家,总产值和税收分别增长25%、155%。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创成国家5A级景区,游客中心、太行天路环线等项目建成投用,“国字号”旅游品牌达到33个,旅游综合收入连年攀升。

  ——三大攻坚战成果丰硕。9260户2423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PM2.5、PM10和优良天数连续实现“两降一增”,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土壤生态总体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落实,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统筹推进城市“双创”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新建、改扩建林州大道、黄华路、渠东路等市政道路39条,整治背街小巷700余条,中华古板栗园、太行山森林运动公园建成开放。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8.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8%。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两区一带”示范工程。深入开展“全民动手、清洁家园”行动,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市)、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市)等荣誉称号。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党政机构改革如期完成,政府职能加快转变,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引进华信集团第二人民医院等招商项目180余个,累计引进省外资金548.3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78亿美元。通过直接、间接方式累计帮助企业、重点项目融资280亿元,金融保障更加有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各级各类研发中心达到76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6%。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累计投入民生资金220.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8.95%。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教育发展更趋均衡,医疗服务供给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有效战胜7·19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116万林州儿女奋勇向前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共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林州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还不优。建筑业一枝独大的产业格局没有得到改变,工业“压舱石”“定盘星”作用发挥不充分,产业发展抗风险能力、可持续性还不强。二是招商引资成效还不大。招商引资仍是我们的发展短板,真正招引的大项目还不多,项目建设的“蓄水池”效应还未形成。三是城乡发展还有短板。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还需提升,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特别是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四是风险防控不容忽视。我市债务压力较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任务艰巨,同时一些企业经营性风险需高度关注。五是政务服务还需提升。部分干部系统观念不强、担当意识不够,能力作风不适应新形势要求。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当前,我市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处在了动能转化加速突破期、旅游发展提档加速期、生态环境治理深度攻坚期、治理能力拓展提升期,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拼搏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根据《中共林州市委关于制定林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林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市2035年远景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世界人文山水城市,建设国内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目的地、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三省交界省际综合交通枢纽。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台阶,人均生产总值基本达到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市软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林州;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对外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新征程、建设世界人文山水城市的关键阶段,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做强工业、做优建筑业、做大文化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聚力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两大主战场,围绕重大布局、重大项目、重要平台、重点要素配置,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当好省市排头兵、早日建成世界人文山水城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林州而努力奋斗。

  锚定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确定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166”总体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0亿元,市区常住人口达到60万人,争当省市排头兵。用“八个更”明确了具体目标,即创新驱动实现更高提升,结构优化实现更大突破,乡村振兴图景更加生动,民生福祉实现更大增进,改革开放实现更高水平,绿色发展实现更高要求,精神文明实现更高程度,治理能力实现更高水准。

  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纲要(草案)》用11章45节部署“十四五”时期各项任务。实现预期目标,完成繁重任务,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工作始终。一切工作、一切行动对标新发展理念,用好“指挥棒”,亮起“红绿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整合资源提升发展质量。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全局。紧紧依靠新发展理念领航定向,始终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行动指南,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将新发展理念变成全民行动。动员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进来,个个履责,人人担当,将涓滴之力聚成磅礴伟力,让新发展理念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各位代表!“十四五”规划作为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体现了市委战略意图,承载着群众美好期盼,是政府履职的重要依据。我们一定认真落实规划要求,解放思想,务实重干,全力争当省市发展排头兵!

  三、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我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按照“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开好局起好步来展开”的重大要求,必须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创造性地落实好中央、省、安阳市和市委决策部署,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新气象。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将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聚力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发展取得突破

  坚持工业“压舱石”“定盘星”地位不动摇,突出转型升级主攻方向,加快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快节奏推进项目。加快建筑装备材料产业园和智能制造产业孵化园建设,建筑装备材料产业园年内建成一期,远鹏公司、天洋新材料、北京嘉寓、华宝公司等企业入驻并投产。力争投资6.5亿元的光远六期、投资5亿元的浙江保康铝轮毂、投资5亿元的江苏泗阳敏于行铝轮毂、投资3亿元的昌宜盘扣等项目建成投产;确保投资21.6亿元的林钢球墨铸管、投资5亿元的浦津制药等项目完成厂房主体建设,投资15亿元的嘉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投资14亿元的致远电子二期、投资10亿元的凤宝管业出口专用管等项目实现开工建设。

  全方位夯实平台。深入开展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全面推进集聚区“二次创业”。加快推进林钢绿色节能改造、兰科型砂再利用等8个循环化改造项目,实现废弃资源循环化再利用。加快开发区铁路专用线、金水路北延、新兴路南延、龙安路黄华河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水、电、气、暖等市政管网配套。

  多举措强化创新。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2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支持光远新材、致远电子申报全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

  (二)聚力服务保障,助推建筑业“二次腾飞”

  以建筑业“二次腾飞”为目标,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努力让建筑业这个优势更优、强项更强。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巩固拓展“12310”建筑业授信成果,力争授信突破150亿元、投放突破80亿元。成立20亿元的建筑产业发展基金,为建筑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资金支持。严厉打击建筑领域违法犯罪,积极推进“积案清零”和司法“体检”工作,全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打造百亿级产业园和供应链依托建筑装备材料产业园,引进装配式建筑构件、新型建筑材料等项目,加快打造年产值百亿元的国家级建筑材料生产基地。将红旗渠供应链和建筑装备材料产业园紧密结合,加快建设集生产、供应、销售于一体的物流集散中心,力争“十四五”末红旗渠供应链年营业额突破100亿元。

  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以建工集团为代表的优质企业走出去,扩大市场份额,叫响企业品牌;引导其他重点企业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等方式,联盟发展、抱团发展,力争年内2家企业年产值达到百亿元。全年完成建安产值1600亿元、税收(全口径)32亿元。

  (三)聚力研学旅游,促进旅游业全面提升

  围绕“旅游+研学、写生、培训、乡村振兴”,加快文旅资源整合、服务品质提升,努力把林州旅游做大做强。

  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依托红旗渠精神营地,积极申报国家级研学营地,加快投资4亿元的红旗渠纪念馆研学营地项目建设,争创全国一流研学营地;依托石板岩特色小镇,深入挖掘艺术写生、高端民宿发展潜力,加快投资1亿元的石板岩写生特色小镇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石板岩写生基地整体提升,打造驰名中外的“中国画谷”;加快推进谷文昌纪念馆、万泉湖、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等研学基地建设,着力形成“一营地一画谷多基地”的研学旅游格局。

  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红旗渠干部学院、廉政教育学院培训龙头作用,积极推进安阳学院林州校区、公安干校、教师培训基地、安阳市劳模(职工)疗养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国一流教育培训基地。加快推进投资6亿元的红旗渠景区综合提升、投资10亿元的“遇见太行”文旅小镇、投资4亿元的红砖艺术商业中心、投资3亿元的担子坡民宿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旅游品质。

  深化全域旅游创建成果。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止方村、魏家庄村、占元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加快石板岩、淇淅万泉等旅游度假区综合提升,力争2022年前创成1-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积极推动红旗渠申遗工作。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0亿元。

  (四)聚力宜居宜业,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着力补短板、强功能、精管理,让城市更加宜居、更有韧性。

  城市建设再提质投资1.79亿元,完成湖滨南路、阜民街西延、兴林路西延、长春大道西延、政北路东延等9条市政道路建设。加快棚改项目建设进度,林州大道棚改交付安置房8000套。完成7个老旧小区改造。投资3700万元,铺设供热管网7.6公里,新增入网面积60万平米。

  城市管理再精细按照“安全、整洁、有序、智能”的要求,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每周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常态化做好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违法建设等整治工作,持续巩固城市“双创”成果。加快推进投资8000万元的应急垃圾填埋场、投资4000万元的餐厨垃圾协同处置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重点工程再加速完成红旗渠公共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红旗渠精神主题广场建成开放。加快沿太行高速安阳段、鹤辉高速建设,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积极推进林长高速石板岩出入口项目和内林高速林州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实施。积极推进投资6.72亿元的盘东货运通道新建工程。投资4200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59.1千米,新增配电容量14.9兆伏安。

  (五)聚力“三农”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耕地保护“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6000亩,粮食产量达到24.5万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流转土地35万亩以上,持续壮大核桃、小米等8个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完成红旗渠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建设,尽快开工建设三期,6家入驻企业全部实现投产,努力让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镇村规划编制,分类抓好重点镇村建设。完成投资5.8亿元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投资1.8亿元的红旗渠畔慢生活休闲示范带项目。积极推进投资1.4亿元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一期工程,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60%。扎实开展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大背街小巷整治力度,努力实现所有群众门前道路硬化,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产业、教育、消费、金融等主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特别要整合资金、项目、人才向扶贫产业倾斜,推动扶贫产业提档升级,增强产业扶贫的稳定性、持续性。

  (六)聚力污染防治,持续优化生态环境

  坚持生态优先,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打造空气常新、绿水长流、青山常在的优美生态。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强化细颗粒物、臭氧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扎实开展工业污染、燃煤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等专项治理,统筹做好柴油货车管控、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餐饮油烟治理、秸秆禁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工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全面推进河长制,深入开展“四水同治”,完成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确保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持续推进重金属、大宗固废、农业面源、生活源等污染防治,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

  提升生态供给质量。严格“三区三线”管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实施投资4700万元的横水镇吴家井地灾治理等项目。全面落实林长制,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4.85万亩,建设森林乡村11个。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倡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严格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全力推进国网新源林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加快桂东光伏发电、上海之恒风力发电、天润林州太行风电场等项目建设,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

  (七)聚力改革开放,全面增强发展活力

  持续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建立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构建更加开放的发展格局。

  层次推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95%,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85%。推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规范村民自建住房管理。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

  更大力度抓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壮大招商力量,健全招商机制,着力形成“大抓招商、抓大招商”的浓厚氛围。依托招商图谱,围绕汽配产业重点对接浙江、河北等区域汽车零部件项目,围绕电子新材料重点对接上海、深圳等区域覆铜板、电路板项目,围绕精品钢深加工重点对接天津、湖北等区域钢管深加工项目,围绕建筑工业化重点对接北京、广东等区域建筑装备材料项目,力争一批高质量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全年引进省外资金123亿元以上,利用外资1.05亿美元以上。

  更高标准环境以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为契机,瞄准全省一流、行业一流,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打造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围绕金融“166”目标,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力争全年实现新增存款100亿元、新增贷款50亿元。

  更严举措防风险。持续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巩固深化投融资平台专项整治成果,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规范化运营。完成中汽节能、巴黎香榭等非法集资重点案件处置工作。着力应对疫情衍生出的各类风险,防范风险向其他领域传导蔓延。

  (八)聚力惠民利民,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加快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筑牢疫情防线。加强组织动员,加快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确保6月底前完成36.71万人接种任务。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输入和反弹。加快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完善疫情应急管理和防控救治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兜牢民生底线。大力实施稳就业攻坚行动,支持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多渠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0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00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为重点,扩大企业职工参保覆盖范围。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优化公共服务投资6.4亿元,新建职教中心建筑商贸学院。眼科医院实现运营,人民医院医养结合楼建成投用。完成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及医养中心、平心台医院主体建设。全力推动人民医院、中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医院,肿瘤医院、食管癌医院创建二级甲等专科医院,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完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扎实抓好道路交通、防汛防火、企业生产、建筑施工、旅游、学校、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创建省级安全示范市。大力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积极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将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

  1.加快建设沿太行高速安阳段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

  2.加快推进南水北调西部调水工程,完成投资7.5亿元。

  3.加快推进林河片区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3亿元。

  4.投资5.8亿元,完成2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5.投资5.2亿元,加快实施洹河横水镇段河道治理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6.投资2.89亿元,完成第三水厂改扩建及配水管网和中南铁路排水隧洞引水工程。

  7.开工建设投资3.78亿元的南部旅游通道G234原康至临淇付村段改造工程。

  8.投资4000万元,改造提升农村公路50公里,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

  9.完成投资12.5亿元的第二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加快投资1.4亿元的第三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投资2.3亿元的妇女儿童医院等项目建设。

  10.加快推进总投资4.9亿元的6所学校建设,确保一实小分校建成招生、红旗渠大道学校分校和林东新城学校教学楼主体完工,四新中学、龙安学校、开元学校二期等3所民办学校建成招生。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持之以恒重法治。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决策,推进政府事项规范化、法律化。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增强监督效能。要务实担当强作风。锚定“样样当先进、行行争一流”目标不动摇,进一步强化担当、转变作风,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倡树“五比五不比”,秉持“坚持、用心”的工作作风,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推动各项工作出新出彩。要严字为基抓廉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土地出让、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源头防控,扎紧制度笼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人人都努力,林州更美丽。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的新起点,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116万人民,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和新时代林州人精神,加压奋进,拼搏进取,奋力开创林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林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林州市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序号:豫ICP备2021024383号-1

网站标识码:4105810012 公安机关备案号:4105810200001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编号:1164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