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3-05-25 09:11  文章来源:林州市人民政府
分享:

  ——2023年5月23日在林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市长 田元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红旗渠视察,为林州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注入了强劲动力。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迎接和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红旗渠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定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2022中国县级市品牌百强名单。

  (一)坚持稳字当头,全力稳定经济大盘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开展稳经济重要项目集中攻坚,实施“三个一批”项目83个,签约项目履约率100%,开工项目投产率94.4%,投产项目达效率100%;年度计划投资152.4亿元的59个省、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出台惠企政策158条,以“万人助万企”为抓手,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要素”活动,累计帮助企业减税降费5.7亿元、留抵退税7.5亿元。紧盯主要经济指标,加强监测调度,推动经济运行平稳向好。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657.4亿元,同比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54亿元,同比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136.4亿元,同比增长10.8%;规上工业增加值59.5亿元,同比增长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02元,同比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1亿元,其中限上零售额23.1亿元,同比增长10.5%。

  (二)坚持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工业经济稳健发展。总投资130.65亿元的52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9.54亿元。凤宝清洁煤制气、凤宝出口专用管、光远新材六期等20个项目建成投产。凤宝管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光远新材2116布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红旗渠经开区完成“三化三制”改革,大力推进放权赋能改革,承接93项安阳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发展活力全面焕发,在2022年综合考核中位列全国第50、全省第3。上榜“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建筑业量质双升。新增建筑企业220家,企业总数达到1520家。新组建联佰智、旭诚、博景、德耀兴4家联盟企业,联盟企业总数达到8家。投资3.5亿元建成建筑装备材料产业园一期标准化厂房14万平方米,天洋环保建材、一渠水性涂料、东方合耀新型材料等入园项目加快推进。持续优化金融和司法服务,累计为建筑业授信24.09亿元、投放贷款20.53亿元,帮助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42亿元。深入推进人才兴企强业工程,培训建筑业人才5000余人次。全年完成建安产值1600亿元、税收(全口径)32亿元。

  文旅产业势头强劲。投资4.81亿元实施民宿项目241个,全市民宿数量突破800家,其中21家入选“红旗渠人家”精品民宿。“中国画谷”完成主体建设,红旗渠景区提升项目加快推进。“中国画谷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合涧镇、采桑镇入选省级生态旅游特色镇。高家台、漏子头村入选全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举办红旗渠文化旅游推介会,开通“红旗渠号”旅游专列。全年接待游客1107.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0.69亿元。入选“2022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

  (三)坚持城乡统筹,一体推进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提质提效。完成“三区三线”划定,科学规划城市发展空间。文化路(阜民中学—林州大道)、善德路(阜民街—林州大道)、华信东路(大学路—规划路)、政北路东延(龙安路—翠微路)、金阳大道西延(长安路—王相路)、井泉路(华信路—林州大道)、林东新街(春华路—井泉路)等7条市政道路竣工通车。林州大道棚改建成安置房7217套,下申街、胡家庄棚改完成2318套安置房主体建设。完成五医院家属楼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投资3000万元,新增供热入网面积60万平方米。投资3500万元,改造升级配电线路83.17千米。投资4000万元,铺设天然气管网70公里。投资4000万元,完成餐厨垃圾协同处置项目。坚持每周开展“全民洗城”活动,城市形象持续提升。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

  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成衔接资金项目105个,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73户248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新建高标准农田6.94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9.2万吨。完成红旗渠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建设,7家企业入驻,5家实现投产。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深入推进“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扎实开展“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活动,累计清理陈年垃圾堆(带)3.5万余处,拆除残垣断壁3971处,整治乱搭乱建8540处。入选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

  重点工程加力加速。瓦日铁路红旗渠站开通客运,红旗渠公共服务中心基本完工,南水北调引丹入林工程全面通水,鹤辉高速竣工通车。沿太行高速林州段累计完成投资45.09亿元,投资完成率61.82%。投资1.45亿元,完成20个国省干线路况提升三年行动项目。投资3.1亿元,完成S303濮安线林州段、S227林桐线五龙段、林三线、任马线、莫小线、东姚至临淇等水毁道路改造工程。投资4948万元,完成桃园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四)坚持绿色发展,守好蓝天碧水净土

  大气环境持续改善。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凤宝特钢、合鑫铸业、林钢铸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25家涉VOCs企业完成新一轮活性炭更换。开展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创建A、B级企业13家。统筹抓好散煤清零、禁燃禁放、扬尘治理等工作。全年空气优良天数224天,PM2.5、PM10年均值分别为42微克/立方米、75微克/立方米。

  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完成淅河、露水河河道治理,加快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拆除违建2000余平方米、清理垃圾杂物2500余立方米。淇河、淅河、洹河、露水河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弓上水库、南谷洞水库等饮用水源地长期保持Ⅱ类水质。红旗渠、淇淅河(林州段)被评为首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特别、提名)案例。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科学实施国土绿化,完成各类造林绿化4.02万亩。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弓上抽水蓄能电站、豫能林州100兆瓦风力发电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原林县化工三厂疑似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全市土壤环境持续稳定。获评“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

  (五)坚持改革创新,不断积聚发展动能

  重点改革扎实推进。配合完成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完成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放权赋能改革,承接省下放权限339项,下放镇(街道)权限131项。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完成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200余项业务实现“一门办理”。完成红旗渠集团、城投、财通等平台公司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登记。

  招商引资全面提速。设立开放型企业总部经济港,成立4个驻外招商联络处,围绕产业链图谱开展精准招商。全年签约欧冶链金精品钢深加工等亿元以上项目83个,开工建设光远七期等亿元以上项目56个。引进京姚新能源等外资企业12家。引进省外资金187亿元,利用外资(部口径)329.91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08亿元。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9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家,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5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新增省级研发平台3家、安阳市级研发平台5家。光远新材技术中心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配套人才公寓610套,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62名。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立足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坚持以评促改、以改促优,在全省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8,企业满意度排名第9。聚焦“八个深化”,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11个。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新增市场主体1.6万余户、“四上企业”104家。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全年新增存款64.65亿元,新增贷款41.25亿元,新增存贷比63.81%;全市存款余额793.93亿元,贷款余额409.15亿元,余额存贷比51.54%。

  (六)坚持民生优先,持续提升群众福祉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2.9万人、高技能人才8944人。实施稳就业促就业行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38人。发放低保金6253.6万元,保障低保对象1.61万人。

  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华山职业、鸿科职业、开元领航等学校实现招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三期、第一实验小学分校、红旗渠大道学校分校、十三中(七小)教学楼、陵阳中学等项目建成投用。完成人民医院医养中心综合楼、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及医养结合楼主体建设。4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9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部建成运营,城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深刻汲取安阳“11·21”特大火灾事故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省50条具体措施,扎实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焊接作业违法违规行为三个专项整治活动,全面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扎实抓好省委灾后重建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不断提升防汛应急管理水平。持续推进“三零”平安创建,深化扫黑除恶成果,妥善处置问题楼盘、非法集资案件,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我们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建议议案和政协提案,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持续强化审计监督,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此外,统计、审计、消防、史志、气象、人防、双拥、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新闻出版、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林州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工业实力还不强,“定盘星”作用发挥不充分;建筑业受宏观形势影响,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文旅产业发展水平与资源禀赋还不匹配,潜力没有充分释放出来。二是项目建设还需加大力度。谋划、储备的优质项目不多,签约落地的大个项目较少,一些申报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建设还没有形成源源不断、滚动发展的局面。三是城乡建设还有短板。城区地下管网等方面历史欠账较多,城市更新任务较重;乡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乡村建设行动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四是风险防范面临较多挑战。财政金融风险需要严格防范,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还有薄弱环节,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还需下更大力气。五是能力作风建设还需加强。部分单位担当意识不强,服务效能还需提升;个别干部创新思维不足、专业能力不强,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延安、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安阳市委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落实“百条举措”,全力打好拼经济“十大攻坚战”,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争当省市发展排头兵,奋力谱写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绚丽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把拼经济、抓发展作为主旋律、主基调、主任务。坚持产业为要,把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创新为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配套政策,建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坚持改革为径,持续推进“放管服效”、数字政府、资本市场等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民生为本,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更多财力用于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事项,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更多“好日子”。坚持安全为基,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体系,全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矛盾,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三、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将聚焦拼经济工作主线,突出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全力打赢拼经济“十大攻坚战”

  项目为王扩投资。滚动开展“三个一批”,全年签约、开工、投产项目达到60个以上。继续推进重要项目攻坚,紧盯总投资638.9亿元的72个省、市重点项目,加强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年内完成投资184.2亿元。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等,积极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加强项目储备,提升项目接续能力。

  千方百计促消费。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打造更多消费热点,做好特色消费、新兴消费文章。加大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绿色消费产品有效供给,打造商旅文体、吃住行娱深度融合的新消费场景和示范项目。围绕汽车、房地产、家电、餐饮住宿等行业,开展更大力度的促消费活动,全力打好消费拉动提速攻坚战。

  稳企纾困强主体。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八项行动,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产销、产融、产学研、用工精准对接,全力疏堵点、解难点、治痛点,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扎实开展信贷投放优化攻坚战,全年新增贷款50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占比达到20%。加强“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力争新增市场主体7100户、“四上企业”100家,光远新材实现上市。

  持之以恒防风险。稳妥处理问题楼盘,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加快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进城投公司取得AA+信用评级。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机制,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稳妥做好重点企业风险监测处置,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全力振兴工业经济

  强化项目支撑。抓好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进总投资331.6亿元的56个工业项目,年内完成投资85.9亿元。力争投资11亿元的致远二期、投资8亿元的光远七期、投资3亿元的朗格电气矿用变频一体化电机、投资2亿元的涌宝特钢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投资70亿元的光远高端电子材料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绿色建材产业园、投资21亿元的林钢球墨铸管、投资15亿元的嘉隆新材料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投资8.5亿元的保康二期、投资6.5亿元的全成制动等项目建设。

  夯实发展平台。完成红旗渠经开区“一区多园”总体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全面推进“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支持设立主导产业引导基金。积极盘活闲置地块、闲置厂房。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提高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努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做强创新引擎。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0家。力争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1家,培育国家级孵化器或众创空间1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6家。深化“洹泉涌流·智汇红旗渠”人才集聚计划,建成人才公寓714套,引进各类人才1800人以上。

  (三)全力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加快建筑工业化发展。瞄准建筑工业化方向,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建成建筑材料产业园二期标准化厂房17万平方米,天洋环保建材、一渠水性涂料、东方合耀新型材料等项目投产运营。推动红旗渠供应链公司与建筑材料产业园深化合作,加快打造全省最大、全国领先的“一体化”建材物流集散中心。

  加强企业服务保障。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建筑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争取累计授信突破8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50亿元。深化“积案清零”和司法“体检”工程,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力争建筑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完成建安产值2000亿元、税收(全口径)40亿元。

  壮大产业人才队伍。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建筑业“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加大对建筑企业家、中高级管理人员、建筑技能工等人员培训力度,全年累计培训人才不少于1.5万人次,夯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底盘”。

  (四)全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做强研学。深入挖掘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等资源,用好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精神营地、红旗渠研学成长营等载体,大力发展研学培训产业。建成投用扁担精神研学文旅综合体一期项目,开工建设红旗渠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积极推进红旗渠申遗工作。办好滑翔运动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加大红旗渠文化旅游宣传力度,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全面叫响林州研学旅游品牌,力争全年研学人数突破100万人次。

  做精民宿。投资10.25亿元,新建民宿200家,新增床位2400张以上,力争民宿数量突破1000家。大力推动民宿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培育“红旗渠人家”精品民宿50家以上。加快打造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景区、西部休闲带3个旅游民宿发展集聚区,石板岩、任村、姚村、黄华等旅游民宿重点镇,培育省级乡村康养旅游创建村11个、乡村民宿特色村50个。

  做大写生。加快“中国画谷”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写生基础设施。积极引进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提升画谷认知度。大力发展美术展览、作品拍卖、艺术品交易等产业,打造写生全产业链。全力推进石板岩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文旅融合示范市。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亿元。

  (五)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做强做优现代农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扎实抓好耕地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投资4624万元新建高标准农田2.8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5.5万亩以上,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依托红旗渠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增投产企业2家,创建省级龙头企业1家。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启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绘好美丽乡村蓝图。深入开展“双百”帮扶活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户厕1022户。整治路域环境3700公里。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8个、“四美乡村”100个、“五美庭院”1万个。力争创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市)。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统筹做好产业、就业、金融等帮扶工作,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桂林镇南屯村、姚村镇下里街村、黄华镇止方村为试点,稳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清五跃十”行动,不断壮大村集体实力。

  (六)全力提升城市品质

  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投资1.1亿元,完成长安路(天平大道—鲁班大道)提升改造工程。投资7600万元,完成京林东路(红旗渠大道—鲁班大道)、长春大道西延(王相路—天河路)、商业街东桥等市政道路建设。大力开展棚改攻坚行动,建成交付安置房4735套。完成桃源巷、东方红老楼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改造配电线路26千米。新建换热站8座,新增供热入网面积60万平方米。铺设燃气管网95公里。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加快推进应急垃圾填埋场、智慧停车场等项目。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回收利用率达到100%。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八项工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红旗渠公共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完成沿太行高速林州段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内林高速,加快形成“一纵三横”的高速路网。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0公里。积极争取增开太原、日照等地至林州铁路旅游专列,大力推进太徐高铁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用水条件。

  (七)全力优化生态环境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持续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防治等标志性战役,进一步加强扬尘、散煤、油烟、禁燃禁放等综合治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深化“四水同治”,完成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确保水环境持续改善。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积极建设“无废城市”。

  增加绿色生态供给。依托“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常态化排查整治私挖乱采等行为,坚决守好自然资源保护红线。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投资3.3亿元新增各类造林4.38万亩。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创建安阳市级森林乡村7个。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弓上抽水蓄能电站、豫能林州100兆瓦风力发电、豫能林州独立储能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新型储能产业试验区。树立低碳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八)全力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成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深化乡镇综合执法改革,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入推进放权赋能改革。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盘活利用,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统筹抓好医药、教育、金融等领域改革。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聚焦主导产业,发挥4个驻外招商联络处作用,主动对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持续招大引强,延链补链。集中攻坚共享集团3D打印、联东U谷产业园、谷川高科产业园等19个重点招商项目,确保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8个以上。引进外资企业3家。引进省外资金140亿元,利用外资(部口径)1110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8亿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拓展“跨省通办”场景应用,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深化有诉即办,推行审批事项“免证可办”,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获得感。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扎实推进省级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试点建设。积极创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着力打造“爱商林州”营商服务品牌,力争营商环境评价在全省实现“保八争五”目标。

  (九)全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0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00人。继续抓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7万人、高技能人才6800人。深化全民参保计划,聚焦农民工、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就业人员等群体,开展精准扩面,实现应保尽保。健全根治工程欠薪长效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进科教园区建设,着力引进更多高等院校。力争中等职业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东校区、职教中心教学楼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二幼分园、二小政北校区综合楼、七中南校综合教学楼等项目建设。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楼、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及医养结合楼建成投用。支持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推动镇级卫生院提标升级,建成市区3个卫生服务中心,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快推进市级老年养护院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事前预防”夯基工程,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危化品、工业企业、建筑施工、消防、旅游、校园、民宿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焊接作业等特殊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排查和综合治理,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抓好“三零”平安创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我们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勤勉尽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强化政治引领。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服从市委领导,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确保上级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强化创新思维。坚决破除守旧、守摊思想,主动求新求变,积极对接大数据、资本市场、金融发展等前沿领域,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升政府系统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全面释放改革创新的动力活力。强化效能意识。坚持结果导向,树立“有解思维”,持续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打通“堵点”、破解“痛点”,以高效的执行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强化依法行政。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深化政务公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清廉政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各位代表!奋斗正当其时,实干创造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红旗渠重要讲话精神,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踔厉奋发,务实重干,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而团结奋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林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林州市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序号:豫ICP备2021024383号-1

网站标识码:4105810012 公安机关备案号:4105810200001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编号:1164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