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发展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5-07-28 17:05  文章来源:许昌市营商中心
分享:

  一、背景介绍

  随着法律服务资源的不断丰富,许昌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城乡、区域、群体差距进一步缩小,公共法律服务的可及性和获取途径方式也不断拓展。为了进一步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快捷、可及,不断满足企业和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许昌市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均衡发展,努力在“15分钟服务半径”内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体验。

  二、主要做法

  (一)整合资源,夯实便民阵地。认真落实《河南省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强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建成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乡镇(街道)工作站105个,乡、村服务站(室)2541家。注重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按“3+X”模式运行,下设6个业务窗口,市天平公证处、仲裁委、法律援助中心及市律师协会、司法鉴定人协会集体进驻,建立内部协作闭环机制。坚持化繁为简、分类赋能,围绕各项业务明确标准、规范指南等,通过公示栏、指引牌、流程图等,让服务“可操作、可获取、可感知”,着力解决群众“不会办”问题。

  (二)智慧赋能,擦亮服务品牌。坚持数字驱动,绘制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云地图,采取“线上快捷办、线下就近办、私人订制办”模式,通过检索查询、电话直通、地址导航、文书下载、绿色通道等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体验。归并整合“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在许昌政务网开通法律服务线上通道,打造一站式便民惠企平台。同时,加强传统媒介宣传,重视差异化建设,充分考虑不同群体信息获取能力,规范梳理服务事项,制作流程,编印《许昌市公共法律服务指南》2000册,推动宣传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全覆盖。

  (三)宣传浸润,提升服务温度。持续加强宣传,利用重要时间节点法治宣传、法律服务进乡村(社区)活动加强主题宣传,以“15分钟圈”终端应用推广为核心突出重点宣传。通过体验式、互动式、联动式方法,将“15分钟圈”打造为基层司法行政职能的有效延伸,提升服务知晓率、首选率。坚持服务至上,推动基层工作站(室)提质增效,倡导“胖东来式”服务理念,规范“综合受理、统筹分配、分类处理”流程,组织业务培训,提升全流程服务体验,让服务更贴心安心,持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率。

  (四)前端发力,筑牢治理根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平台资源优势,发挥法律服务前站哨所功能,以公共法律服务“小切口”解决为民服务大问题,畅通“最后一公里”。实行“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服务+舆情预警”“法律服务+心理疏导”机制,提升法援、公证、仲裁、律师等服务质效,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守护好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探索建立“未诉先办”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解决“倾向性”问题,努力把矛盾隐患发现在前、解决在前,为基层高效能治理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三、工作成效

  “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自上线运行以来,进一步推动了许昌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融合共享、配置整合、服务优化,为企业群众提供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体验,受到广泛好评。其中的“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专栏,将全市承诺免费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的律师事务所公开公示,开通助企绿色通道,全力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025年以来,许昌市律师助企服务团累计为47家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出具法治体检报告36份;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37件,办理公证事项4312件、司法鉴定案件4786件、仲裁案件143件,各级调解组织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000余件,调处率9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林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林州市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序号:豫ICP备2021024383号-2

网站标识码:4105810012 公安机关备案号:4105810200001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编号:1164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