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0-07-29 12:33  文章来源:林州市人民政府
分享:

   

——2020年6月9日在林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郝长青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年生产总值完成536亿元,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26亿元,增长20.9%,首次位居全省前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22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1.1亿元,增长8.4%。

  ——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在工业方面,总投资89.16亿元的63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4.9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建成汽配产业园和电子新材料产业园标准化厂房36万平米,入驻“两园”企业12家,投产9家。实施了致远覆铜板、诚雨覆铜板、凤宝高端汽车专用管、河南涌宝特钢管业精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9.5亿元,增长8.8%。在建筑业方面,新增建筑企业158家,企业总数达到961家,6家企业晋升为一级企业。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累计为建筑企业授信107亿元,投放31亿元,提供投标贷、短期借款、应急还贷等专项资金6亿元。成立建筑业司法保障服务中心,帮助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1亿元。完成建安产值1380亿元,税收(全口径)28.3亿元。在旅游三产方面,游客中心道路改造项目竣工通车,苍溪花街完成主体建设。成功举办2019全球文旅创造者大会,全省智慧旅游工作推进会在林召开。荣膺“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市)”称号。黄华、临淇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镇,姚村镇创客一条街等3个基地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6个村庄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全年接待游客955.13万人次,增长12.35%;旅游综合收入22.43亿元,增长12.04%。全市三产增加值完成255.1亿元,增长8.9%。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学院路南延、太行路南延等9条市政道路建设竣工,林州大道3座地下通道完成。80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完成,新建停车场10个、公厕28座。老旧小区整治、立面改造、管线入地等“城市双修”工程完成。铺设供热管网110公里,城区供热普及率达到93%以上。铺设天然气中压管网71公里。我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荣获全省县(市)第一名。投资10.32亿元,完成安林公路拓宽改造、迎宾大道东延(迎宾大桥)、渠畔路黄华至桃园段改造、林长高速红旗渠站连接线等工程建设。投资8467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80.4千米,配电容量72.56兆伏安。“一园两河”、南水北调西部调水等工程开工建设。

  ——乡村振兴日新月异。“两区一带”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完成67835户。大力开展“全民动手、清洁家园”活动,栽植树木48万棵,清理垃圾6.5万吨,拆除残垣断壁297.57亩,整理土地3850亩,创建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21个、安阳市乡村振兴示范村24个。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争取国开行新增授信7.1亿元,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我市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县域典型案例、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市)。

  ——改革活力不断释放。在重点改革方面,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企业开办等办理(开办)时限(时间)大幅缩减,效率大幅提升。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共减免税款3.11亿元。在招商引资方面,深圳广宇电子等一批招商项目开工建设,太行水镇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全年引进省外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再创新高。在科技创新方面,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48个、专利499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备案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融媒体中心建成投运。上海--凤宝轴承(特种)钢管研发中心成立。在全省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上,成功签约2项高新技术项目。在现代金融方面,全市新增存贷比首次突破100%,达到112.78%。通过直接、间接方式,帮助企业融资85亿元。洛阳银行开业运行,农商行挂牌开业,全市银行网点、惠农服务点达到248个。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开展工业企业“散乱污”综合整治,56家企业取缔到位,47家企业加快提升改造,8家企业搬迁入园工作有序推进。236个村8.82万户“双替代”工作完成。实施VOCs、工业炉窑、无组织排放等专项治理项目349个。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污染防治方面。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建成运行。24个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饮用水环境得到有效整治,饮用水源地周边42家农家乐关停。弓上水库、南谷洞水库水质达标率100%。国土绿化方面。实施林长高速、南三环、黄华大道、迎宾大道等廊道绿化提升工程,龙头山水系广场等14个城市绿化工程,8300亩重点旅游线路新增造林工程,142个绿化示范村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社会民生协调发展。脱贫攻坚成效斐然。投资7440万元,安排实施扶贫项目177个。累计发放各类金融扶贫贷款9.3亿元,惠及5165户贫困户,金融带贫覆盖率达到86.6%。10个贫困村脱贫摘帽,362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社会保障持续增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67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7%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51人。发放低保金4105.8万元,保障对象17386人。发放救助款物2100万元,救助对象1.7万人次。民生事业快速发展。世纪学校、开元学校、九中政北路校区等建成投运;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具备招生条件。人民医院医养结合楼项目完成主体建设;第二人民医院扩建和医养中心、眼科医院等医疗项目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效果显著。深入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平安、迎大庆”和“四大攻坚”专项行动,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17.8%。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社会大局持续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大。受宏观形势、环保管控、资金和土地等因素影响,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未达预期,今年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力变大。二是转型升级挑战大。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尚未充分显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如何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扎实巩固脱贫攻坚、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综合考虑多方因素,202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其中,一产增长2%,二产增长6.9%,三产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在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全面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突出项目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切实强化项目建设五大举措。一是抓好项目收集储备。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有一定投资规模、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做到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形成项目压茬推进、滚动实施的良性循环,迅速在我市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二是完善项目推进机制。要完善领导分包、专班推进、台账管理、督办问责等工作机制,坚持周例会推进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三是增强要素保障作用。探索和解决资金、土地等因素对项目建设的制约问题,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实现新增贷款60亿元,新增存款100亿元。加快光远新材主板上市进程,充分利用股权、债券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同时紧盯国家省市资金投向,及早动手、提前安排,用足用活政策,力争得到更多的政策性资金支持,释放更大更多的发展活力。坚持土地指标内部挖潜和向上争取,加大土地复垦力度,盘活闲置厂房、土地。四是积极扩大招商引资。突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综合运用多种招商方式,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引进省外资金119亿元,利用外资9900万美元。五是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环境,细化服务举措,持续完善重大项目联审联批、督导督查等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惠企政策,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二)突出转型升级,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在工业经济上,加快推进光远新材5G用低介电电子纱及超薄电子布、凤宝管业煤制气、凤宝高效冶金溶剂、红旗渠新材料石墨电极深加工、三力车桥驱动桥、凤宝铸造废砂再生循环利用等新建项目,持续推进凤宝重工车桥总成及零部件、凤宝管业高端汽车专用管、全成制动器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和智能化平台建设,积极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引导更多企业入驻,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在建筑业上,发挥建筑业服务联盟作用,为建筑行业提供良好的金融和司法服务。支持企业组建企业联盟,着手建立大数据平台,助推建筑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严格落实各项支持建筑业政策措施,壮大“总部经济”,力争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建安产值突破1500亿元,完成税收(全口径)30亿元以上。在文化旅游产业上,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目标,着力实施“旅游+”战略,创新发展古村民俗、采摘体验、生态观光、研学旅行等新业态,加快构建融合共享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太行大峡谷综合提升、万泉湖景区提升、太行春秋文旅小镇、红旗渠迎宾馆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服务配套水平。全面加快红旗渠申遗步伐,力争尽快列入国家预备名录。全年接待游客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5亿元。

  (三)突出城市提质,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以城市“双创”为引领,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城市建设。扎实推进黄华河桃园河河道综合治理、天平大道升级改造、秋实路、曙光路等市政工程建设。加快桃园大道二期等棚改项目建设。铺设供热管网7.2公里,完成48公里强弱电入地工程。加强城市管理。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拆违控违、店外经营等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健全完善数字化城管运行机制,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同时,要推进南水北调西部调水、林虑河公园、沿太行高速林州段等重大工程建设。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工程,加快第三水厂改扩建及配水管网铺设工程、中南铁路隧洞引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突出乡村振兴,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围绕“当好全省示范、争当全国先进”,以高标准高要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为目标,加快建设红旗渠现代农业产业园,招引农业龙头企业入驻。以创建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新建高标准农田5900亩,粮食产量达到25万吨。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完成林桐线安林公路至东岗镇段升级改造二期、浚南线淇河大桥、盘(阳)东(岗)货运通道等工程建设,适时启动南部旅游通道(S227采桑至东姚段、G234原康至临淇段)改造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95公里,实施农村公路绿化亮化、安全防护等五项工程,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全民动手、清洁家园”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完善农村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振兴污水处理一期工程。胜利迈入小康社会。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做大做强以建筑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为特色的产业扶贫,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大力实施“志智双扶”,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市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五)突出生态治理,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多策并举,多措并用,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以“三散”治理为重点,积极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査整治、禁煤区“散煤清零”等行动,以有效手段抓好工地、道路扬尘管控、柴油货车管控、餐饮油烟治理、秸秆禁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工作。让水更清。认真落实“河长制”,加快实施“四水同治”,加大洹河、淇河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巩固提升弓上水库、南谷洞水库等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成果。让地更绿。深入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完成营造林8.57万亩。推进5个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加强重金属土壤污染防治, 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

  (六)突出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坚持共建共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年内新增城镇就业8300人,发放创业贷款9000万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3万人、5.1万人、7.4万人、4万人、4万人。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4.1万人、60.8万人。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完成职教中心整体搬迁、二小政北路校区等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暑期实现招生;新建2所、改扩建22所中小学(幼儿园)。完成第二人民医院扩建和医养中心、眼科医院等项目建设;推进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及医养结合楼项目建设。加强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守安全生产红线。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目标任务,真抓实干,砥砺前行,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林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林州市融媒体中心 ICP备案序号:豫ICP备2021024383号-1

网站标识码:4105810012 公安机关备案号:4105810200001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编号:1164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