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洞”字,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那些神秘的山洞、地洞。林州不缺山,人们对“洞”并不陌生,老百姓都叫它“窟窿”。其实“窟窿”二字并非方言,它和“洞”是一码事,只是写法和读音不同而已。我市知名山洞有60多个,现在,就以石板岩3个天然洞穴为例,来揭开这些洞名的神秘面纱吧。
五龙洞
我市共有3个五龙洞,五龙、任村、石板岩三镇各占其一。石板岩五龙洞,位于桃花谷景区太行山巅。当地有一气势恢宏的山洞,洞内又有5个洞穴相互通连。神话传说,黑、白、青、黄、苍5龙各居一室,洞名缘此而生。
5洞虽然相通,形态却不相同。一号洞规模最大,洞高10米,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二号洞内,立有两个形状相同的钟乳石,高约5米,酷似两根精雕细磨的门柱;三号、四号两洞,所处地势较低;五号洞面积最小,仅有30多平方米。
一号洞南有一洞口,名为“南洞”,实为“洞中洞”。传说早年8名外乡人来此探险,入洞数里后,发现一条河,河上放有根横木,他们踩木过河继续前行,最终到了洞的尽头。返程途中,又到河边,不见了那座独木桥,8人迷了路,再也没有出来。
天井洞
天井洞位于冰冰背景区大垴上。此洞形同漏斗,口面直径20米,下口直径只有1米。若向洞中扔一石块,回声能响五六分钟。当地传说,过去有一山羊跌入洞内,后来,从山下的龙王洞里爬了出来。
桃花洞
位于桃花洞村村北太行山腰。洞顶西临山西平顺县,洞内可容千余人,洞口向南,此地以三九天桃花盛开得名。
相传在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被西魏官兵一路追杀,逃到大峡谷西侧的太行山上。当走到今日桃花洞村时,封山大雪阻断了西去之路。高欢无奈,只好就地安营,住进了一个洞穴之中。此时的高欢已面临进退两难的绝境,心中急得如坐针毡。
一夜,昏睡之中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问一白发老者何日才能路开通行,老者答曰:“桃花开放日,即是行军时。”高欢闻言心急难忍,次日凌晨,便派一军卒到洞外察看有无桃花开放。此时正值三九严冬,哪会有桃花的踪影,军卒只得如实禀报。高欢闻言大怒,喝令部下将军卒斩首。如此连续10日,10名小卒丢了脑袋。第11日凌晨,高欢仍继续派人出洞察看。此名小卒走到洞外,一看仍是冰雪遍地,自感生命难保,便失声痛哭起来。正当他悲痛欲绝嚎啕大哭之际,一只野鹊在洞口不远处一棵山桃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随着喜鹊的不停抖动,树枝上的积雪纷纷落地,桃树枝上随即露出了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蕾。兵卒一看,惊喜万分,急忙回去禀报。高欢闻讯走出洞外,果见满山桃花竞相开放,当即传令拔营西去。
从此以后,人们便将高欢住过的这个洞穴称作“桃花洞”。后来,这里形成了一个山村,这便是今日的桃花洞村。如今的桃花洞,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每年一到冬季,洞周桃花依旧照开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