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浅析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0-05-29 10:29  文章来源:林州市人民政府
分享:

  我们每个人都有对童谣的记忆,都能背诵几首童年时的童谣,都有过听着童谣朦胧入睡的经历。

  一首脍炙人口、简单明了的童谣,既给童年的大脑以诗意的想象,又给幼小的心灵以极大的安慰。如“哇哇孩子睡,娘去地掐谷穗,掐开谷穗喂老雕,喂了老雕衔羊毛,衔开羊毛赶毡子,赶个毡子卧孩子,卧得孩子白胖,隔墙扔给和尚。”这一首童谣,既像一个简单的劳动场面,又像一幅有声有色的动画片,既像琅琅上口的诗,又像一首悦耳动听的催眠曲。每次奶奶哄我睡觉时,都是一边用手拍着我的身子,一边有节奏地唱着这首童谣,让我听着这首童谣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很可能以为娘就是去地里掐谷穗了,最后又怕把自己隔墙扔过去给了老和尚,只有乖乖地躺在奶奶的怀里入睡。前面是生动现实的场景,后面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给幼小的心灵以安慰、启迪和朦胧的幻想。这首童谣,大人们不知唱了多少遍,就这样唱给了儿子,唱给了孙子,一代一代地传唱着。这首童谣之所以能经久地传唱,是因为它好学好记,简单明了,琅琅上口,每句都很接地气,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一首童谣在具备简单明了和脍炙人口的同时,又有喜闻乐见、亲情牵扯的开心与欣慰,让人百听不厌,百唱不烦。比如“扯锯拉锯,姥姥门口唱大戏,请闺女,叫女婿,小外甥撵着去,到家了,没啥吃,炒个屁,屁煳了,圪扭圪扭就走了……”这首童谣把姥姥的情怀叙述的再透彻不过了,开头通过牵扯手的形式,一语双关,直接扯到了女儿、女婿身上,以唱大戏为借口,高兴地张罗起来,小外甥是撵着去的,所以就以没啥吃挑逗外甥,以炒屁吃搞笑的句子,哄小孩开心,既反映了对女儿一家的关爱之情,又运用了搞笑幽默的语言,表白情感,愉悦心灵。扯拽的形式,犹如歌伴舞一样,既让小孩乐呵起来,又让小孩的身体运动起来,起到了双重作用,这就是童谣的目的所在、魅力所在。

  一首童谣还要迎合时代特点,用爱憎分明的情感立场,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小汽车,嘀嘀嘀,里面坐着毛主席,毛主席挂盒子,嘣着美国的白脖子。”这首童谣说出了对毛主席的敬佩和对美国侵略者的憎恨,让人唱着高兴,听着高兴。通过童谣的形式,在幼小的心灵里培育了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观念和情感,同时也歌颂了祖国的伟大。当时有了国产汽车,人们心中的喜悦真是难以形容的开心。这种童谣用现在的说法,是不是像流行歌曲一样,应该叫“流行童谣”。

  诗意的童谣,歌般的童谣,画般的童谣,在世人的传唱中不断发展与创新,成为了育儿的一种经典。                                                    (李合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