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海拾贝之二——“林虑”从未叫“林滤”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14-05-30 10:34  文章来源:林州市新闻中心
分享:

 

  5月25日,第六届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文化旅游节期间,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其中“林滤山滑翔伞公开赛暨第四届‘海峡杯’滑翔伞交流活动”在我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举行。但此时,我要说的不是赛事,而是关于到底是“林虑山”还是“林滤山”的问题。因为,安阳称林虑山,必写“林滤山”。那么,林虑山是否叫过“林滤山”呢?
  县志是记载一县之内重大历史事件的最重要资料。林州最早的县志为明万历志,该志八卷,由于前两卷遗失,所以一般写在各志卷首的“沿革”一目缺失,剩余部分没有对林州称谓的记述。再就是清顺治林县志了,该志记载:“林县古名隆庐,因隆虑山而为言者也。后更曰‘林虑’,虽避帝讳,音实不远。考韵书‘隆’本力中切,‘林’本黎沉切,‘隆’‘林’均属泥毋,避讳乎?伪音乎?未可知也。又按《说文》‘虑’训,如以名山实无义意(原文如此);按《说文》‘’(我怀疑应为‘盧’误写)为小罂,而‘庐’本饭器,‘虑’为‘’为‘庐’之误无疑,而《颜籀》又以为庐。隆庐者,谓其山形殆犹天降丰隆之庐。然世代绵邈,古今异宜,字韵方音远近殊读,何怪乎‘隆’之为‘林’,或‘’或‘庐’或‘卢’之为‘虑’乎?两者必有一误,志沿革故不得不为寻辩其实焉。”
  以上文字不长,虽有几处值得怀疑,但它明白告诉我们,林县得名“隆庐”,是因为县境内有隆虑山,后改名为“林虑”,则是因为避讳东汉皇帝刘隆的名讳。但撰文者,对是避讳而改还是误读而改,持怀疑态度。
  同是清顺治林县志,在与上文紧相连的“邑里”目里,又记述“前汉志其地因隆虑山遂名隆虑县”。这又告诉我们,林县最早得名就是“隆虑县”,而不是“隆庐县”。这样一本书里,前后表述不一,究竟谁是谁非?我想,既然林县得名是因境内的隆虑山,一开始就应该叫“隆虑”,而不应该是“隆庐”,不可能因山得名,却一开始就与山名相异。之所以有以“”“庐”“卢”代表“虑”的,则是因为读音相近,或是方言异读罢了。但“虑”肯定不读lǜ,而应读作lú,则不容怀疑,不然绝不会有以“”“庐”“卢”代替“虑”现象的发生。
  但无论是误读,还是假借、通假,“林虑”在林州历史上从未写作“林滤”则是肯定无疑的。 (一   言/文  常鹏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