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如画高家台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17-09-29 08:23  文章来源:林州市新闻中心
分享:

 

  位于石板岩镇最南端的高家台村,去年被河南省住建厅、文化厅、财政厅公布为第四批省传统村落。这里绚丽多姿,美景如画,姹紫嫣红。这里村落古朴,有石桌石凳,石墙石碾。特殊的地势,让该村隐藏于山高林密的林虑山腹地,至今保留着昔日淳朴和静谧,成为摄影、写生、户外旅游等爱好者的聚集地。

  高家台村境内石峰林立,挺拔竞秀、翠插天穹;三岩两崭、台壁交错;山谷之间,泉瀑遍布,露水河水奔腾向前。人们散居于这披翠的峡谷之间。

  高家台村因地处露水河西岸岩崭末端的高圪台上,故名高家台。该村属太行深山区的河谷村庄,有十四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

  全村居民房屋选址多以就近水源,便于农作、避风向阳、宽敞平缓、防山崩、防水灾、防滑坡,宜于人类居住与生活而建。历史上村落建设虽未整体规划,但每个自然村的建设都有其不同特点,原先村落建筑格局大多以姓氏宗族亲戚为单位,逐步发展,扩散村落范围。

  房屋特点坐北向南,错落有致。民国以前,特别是明清时期多以石、木结构建筑为主,房屋建筑就地取材,石料砌墙,石板盖顶的较多,占地面积也较大,以四合院建筑为主。房屋建筑也有盖单独五间房独院或一排房风格,散点分布,有三裹二、五裹三、七裹五,大同小异。通往村内的主干大道,为水泥硬化公路。村内巷道胡同是窄长的石板路,曲径通幽,自然天成。街道巷道两侧多是石砌随墙门,下面两侧置方形石门墩,上置门框、板门,门头上砌走马板,顶上石板盖作硬山顶,意境深邃,时光悠远。有讲究的门前有石砌踏跺三至五级,两边砌垂带,砌有厚厚的门墙,门墙下部砌着刻有篆书体“寿”字、“狮子滚绣球”“鹿啣瑞草”等图案的迎风石。门墙上边建墀头,墀头中间刻着“吉”“星”等字。宽厚的门框上安装着两个扫地板门,门头上有劵,砌有走马板,顶上石板盖为硬山顶。

  由石板岩走进高家台村首先看到的是一户农家客栈,原起名叫悬崖农家,主体结构有四层,依托岩石修建而成,周围用竹子搭建有凉亭,可以一览峡谷景色:两侧雄岩巍立,峡谷内潺潺流水,潭水清幽,住在此处颇有独特享受。

  该村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南北朝东魏时期,神武帝高欢就屯兵于此,明代名将左良玉也驻军于此,并筑山寨于仙霞谷。清代嘉庆年间筑有黑龙庙、山神祠、土地庙等,至今高家台村留有明清两代的石磙、石碾、石磨及各种石雕、石刻、迎风石、日月石,满眼是石作风景。

  高家台每个自然村均有各自的山泉水源,原先小村落有一个共用水井,大村落有水池。现在村村户户都装有自来水管,用塑料软管引进山泉水。许多水井、水池都加盖覆顶保持水质干净无污,饮用水安全可用。全村农民多以花椒、黄梨等树种围村栽植。电网通信设施完善,垃圾清运措施到位,村内环境优雅,排水设施合理,村貌村容清洁干净,宜于人们居住与生活。

  仙霞谷紧邻高家台村,是一个尚未开发的风景区。仙霞谷长5公里,宽0.5公里,最窄处仅3米。谷坡陡峭,谷深180米,从下往上依次是震旦纪片麻岩、石英砂岩,寒武纪石英岩和泥灰岩,奥陶纪石灰岩。谷中奇峰林立,潭瀑众多,有猪叫石、白龙潭、卧虎峰、虎跳峡、仙霞潭、古石塔、水段泉、阱底平湖等景点,为太行大峡谷主要景区之一。

  从高家台村向南,顺着太行大峡谷平坦的观光水泥路走1公里,就来到猪叫石。猪叫石也称“报警石”“灵通石”“神石”“奇石”等,因其发音如猪叫,故称“猪叫石”。猪叫石周围群山环抱,山峰突兀,层峦叠嶂,松柏茂盛,四季如春。猪叫石的上方是悬崖峭壁,危崖倒悬如斧劈刀削。猪叫石整体呈紫红色,体形方正,头西尾东,斜插于山崖下的泥土里,高3米,宽3米,厚2米,地上裸露4立方米,层理和节理比较明显,石缝参差不齐,凹凸部分较多。

  走进高家台,站在村头,露水河对岸山峰连绵耸峙。前行五十米,有石桥连接公路,上桥凭栏,左侧绝壁百尺,下临深谷,乱石遍滩,一弯曲水从上崖流下,到此聚成一潭,水极清冽。抬眼望去,山腰密林深处,石屋几间,或露或掩,恍若仙人居处。桥右侧,层层叠叠的青石,形成若干石台,有清泉从仙霞谷中流出,从桥下壁裂中流过。一堆白色巨石,措于石台上方,煞是醒目。石台上散落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写生者,陶醉于大山的美妙之中。(张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