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筹备与出征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2-10-13 15:24  文章来源:
分享:

一、筹备
    引漳入林工程就要动工了,这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究竟县里财政实力的“荷叶”,能不能包住建设红旗渠这个“粽子”?县委对这一重大问题,承受着很大压力,想了许多办法。杨贵在他1960年2月6日的日记中,曾这样写到:“引漳入林工程很大,现在正是困难时期,国家也不投资,如果等到形势好转后再修建,那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很难预料。山西方面同意引水这个机会不可失,错过机会,林县人民可能将永远受缺水之苦。现在修建,困难太多了,最基本的办法是自力更生。如何把自力更生具体化?各公社按渠道可灌面积投工,民工实行包工定额,把工分介绍回队参加分配;上工地民工自带镢头、铁锨、抬筐,个人没有的生产队负责自备,吃粮食每人暂定一市斤或一市斤半,民工自带口粮,不足部分由集体储备粮补足,蔬菜由生产队统一送到工地;工具修理由各公社负责,根据人数多少,建立几个工具修理点,各队搜集废钢铁送到工地,供修理点使用;县里还有300多万元资金,负责购买炸药、钢钎、水泥等大件物料,注意节约,反对浪费。组织民工学习毛泽东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有关著作,宣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闹革命,爬雪山过草地、不怕吃苦、战胜困难的革命精神,群众是圣人,只要依靠群众,很多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这就是最初县委对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的基本指导思想。
    兴建引漳入林工程的决策确定后,县委常委、各公社党委书记都正在郑州参加省委召开的四级干部会议,顾不上召开县委会议研究,杨贵急速地用长途电话同在县委机关主持常务工作的书记处书记李运保作了安排,要求他和各局委负责人研究,把引漳入林动工前的一切筹备工作做好,做到领导落实、任务落实、施工地段落实、民工落实、后勤工作落实,然后召开动员会,抓紧时间上人。根据杨贵的安排,李运保和各条战线的领导迅速研究,一面安排起草引漳入林动员令,一面召集在机关工作的县委委员、县直各局委负责人、各公社党委副书记,于1960年2月7日到任村公社盘阳村举行引漳入林筹备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带着行李,骑着自行车,赶赴会场。
    7日下午,大家集中在盘阳村北的土丘上,背依红旗渠将要经过的凤凰山,面对浊漳河,举行筹备会议。会议由李运保主持,研究通过引漳入林的组织机构和引漳入林工程施工方案。引漳入林筹建委员会主任由杨贵兼任,副主任由李运保、李贵、周绍先兼任,委员若干人。引漳入林总指挥部政委杨贵、李运保,总指挥周绍先,副指挥王才书、郭凤辰、尹丁山。8日至10日,在李运保的率领下,全体与会人员一行30余人沿浊漳河右岸的总干渠线,落实各公社承担的施工渠段。大家时而攀崖,时而回转山谷,翻山越涧,长途跋涉。由于赶毛驴送干粮过漳河,连人带驴跌到河里,干粮冻成了“冰圪瘩”,送干粮的人也穿上了“冰铠甲”,干粮没送上,大家只好饿着肚子继续前进。两天时间行程约40公里,直达山西省平顺县石城公社侯壁断。有的人脚上磨起血泡,有的女同志累得腿脚肿胀,疼痛难忍,完成了任务,共同查勘了各公社修渠任务工段,作了开工前的具体安排。
    二、出征
    1960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四)晚,中共林县县委、林县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召开全县引漳入林广播誓师大会,李运保代表县委和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向全县人民宣读了《引漳入林动员令》。《动员令》宣布:“引漳入林是我县人民群众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 在党中央、毛主席和省、地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各级党委的多方面努力,这一理想很快就要变为现实了。伟大的划时代的引漳入林工程,定于明日(1960年2月11日)正式开工!”
    《动员令》说:“引漳入林是彻底改变林县面貌的决战工程,这一工程建成,将有20—25个水的流量,象一条运河一样,滔滔地流入我县全境。从漳河的南岸,从太行山的半腰间,到达东岗、河顺、横水、采桑、东姚等山区丘陵和盆地,到处要成为清水遍地流,渠道网山头,使千年万代的旱地变为水田,无数荒山秃岭变为美丽的果园,沟沟有鱼塘,山坡种稻田,一年可种两三季,农业产量翻上再加番。从山西到坟头岭,从坟头到合涧,从坟头到河顺,来往行走都可乘船。从此,龙王大权就掌握在人们的手里了,不仅用渠水浇地,还能用它发电。从坟头岭开始,沿渠都能建筑大大小小的水力发电站,共发电18000千瓦,有4000千瓦的电供全县所有农户照明,其余电力可以全部投入工农业生产。”
    《动员令》在分析兴建引漳入林工程的有利条件时指出:“举办这样大的工程,我们已具备了充足的条件。首先,有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有省委、地委的积极支持和鼓舞,县委已作了许许多多的工作,再加上中共山西省委和平顺县各级党委无私友谊的援助,更加坚定了林县党组织和全体人民的胜利信心,奠定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不畏缩、勇往直前的领导基础。其次,引漳入林是全县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1952年林县党组织即向群众提出开办这一工程,因此在群众思想上影响很深,酝酿也非常成熟。现在开工,群众无不欢迎,人人都已作好一切准备,从很久以前等到今春,早已盼望有这样一日。只要一声号令,成千上万的英雄健儿就会如潮如涌的奔上工地,任何力量都压抑不住群众这种凌云壮志。其三,经过1958年和1959年大搞群众运动,大办水利,各级领导和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建设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树立了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再加上我县人民勤劳勇敢,志气高昂,与太行山作对早已成为每个人的得手戏。现在进行北水南调,什么万丈悬崖,什么架桥钻洞,再险要再复杂的工程也吓不倒我们的水利英雄。其四,经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再教育,干部和群众觉悟空前提高,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协作风格更加树立,叫到那里就到那里,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已成为每个群众的政治品德,因而百战百胜,所向无敌。其五,有总路线、人民公社,不仅政治上有了保证,而且在经济上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只要我们依靠群众,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再加上虚心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漳河水一定会服服贴贴的听人呼唤与使用。”
《动员令》宣布了引漳入林组织机构和各公社施工队伍的驻地后,要求“各分指挥部营、连、班等一律按以上地点自行整车前往,不得在时间上和人数上有误。为保证民工路上不受困难,沿路设有茶水站迎接欢送。”
 《动员令》对前后方的工作都作了妥善安排,要求“全县父老兄弟姐妹们,男女水利建设的英雄们,从明天起,我们就进入一个不平常的时日,数万个健儿要投入工地,留在家里的人要担起比以前更重的担子。水利建设上要取得胜利,农业战线上要获得全面丰收,各战线上要争得重大的成就。任务很艰巨,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更大的积极性,听党的话,多多发明创造,在困难面前要经得起考验,不动摇,不妥协,不丧气,全县50多万人民要团结一致,前后方要互传捷报,人人都要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水利上当英雄,在农业上当模范,在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大长志气,保证“五一”顺利通水,到那时,党组织将给你们张灯结彩,庆功贺喜。”
    《动员令》最后鼓励全县人民说.“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子孙万代的幸福,为了彻底改变林县面貌,为了1960年工农业全面丰收,发扬我们光荣的伟大的历史传统而勇往直前的战斗吧!”
    《引漳入林动员令》,通过有线广播,迅即传遍林县各个角落。顿时,全县沸腾起来,从县委机关到千村万户,灯火通明,人们都在议论着县委发出的动员令,进行着激战前的准备,争当出征第一名。大会刚刚结束,离县城20公里的采桑公社党委副书记秦宽录带领的先遣队已来到戏院大门口,受到县委领导赞扬。各公社当夜召开党委紧急会议、电话会议,作具体安排。大小队都在组织队伍,广大群众心情振奋,欣喜若狂,都为美好的前景所鼓舞,谁也想为引漳入林出把力,流点汗,为改变家乡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各家各户的社员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有的准备工具,有的打点行装,有的辞别亲友,约伴同行。大家都急切地盼望着尽快投入引漳入林的战斗,盼望着早日将引漳入林的蓝图变为现实。横水公社东下洹大队群众建国前曾因缺水逃过水荒,盼水心切,这次分配他们第一批到引漳入林工地的民工为250人,一下子就报了600多人。60多岁的社员赵连生说:“我就是把这截身子化了,也要变成一截渠道!”修建英雄渠时受了伤的李天福,正在医院治疗,一听说要引漳入林,卷起铺盖要求出院,医生、队干部都拦不住。河顺公社马家山大队老石匠崔天书,回想起在旧社会里的一个大旱年头,他三弟进深山取水被狼活活吃掉的悲惨情景,如今听到引漳入林动员令,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一面整理行李,一面对80高龄的老娘说:“过去咱马家山吃水比吃油还难,现在县委决定劈开太行山,把漳河水引来,彻底改变旧面貌,我要到工地上尽力干一番,让你老人家站在大门前,亲眼看到水浇田。”崔山林抚摸着在旧社会远道取水被摔断了的腿,悔恨自己不能上山修渠,对即将出征的人说:“你们去了要鼓劲干,家里庄稼活,俺们在后方的人全包了,别担心!”采桑大队的青年们怎么也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围坐在一起叙说自己的理想,决心为修渠贡献自己的力量,把一张张决心书,一份份誓词,送到大队党支部、团支部。石板岩公社群众表示,虽然我们住在高山上,引漳入林不受益,但为了改变林县“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全县一盘棋,山上山下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决心在引漳入林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县直机关、厂矿连夜召开会议,抽调强有力干部参加施工指挥,围绕着引漳入林工作,制定支援计划。
    2月11日黎明,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从15个公社的山庄窝铺同时出发。修渠社员自带干粮、行李,赶着马车、小平车,推着手推车,拉着粮食、炊具、锨、镢、钢钎,冒着早春寒风,踏着霜冻,迎着朝阳,红旗招展,人欢马叫,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在通往漳河岸边的道路上。
    在修渠社员前进的道路两旁,条条标语鼓舞人心,其中最醒目的两幅是:“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和“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任村中学的师生沿途设立茶水站、宣传站,把一碗碗茶水捧给修渠的人们,象当年欢送解放军上前线一样热烈。采桑公社一名青年女社员从孩子们手里接过水,满怀信心地说.“今天喝你一碗水,来日还你一条河。”林县豫剧团的男女演员和几个中学的师生,背着行李,扛着工具,披星戴月向引漳入林工地进发,他们边走,边为修渠的社员们表演活报剧,说唱快板,进一步增添了火热的气氛。
    杨贵在省里开会,心里惦念着引漳入林,多次打长途电话询问、指挥。李运保及其他几位指挥人员,分头带人,攀山崖勘测渠线,落实工程任务,制订施工措施,废寝忘食,运筹帷幄,人人累得眼睛通红,腿脚抬不起来,但谁身上都觉得有用不完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