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肿瘤医院作为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单位,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下,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启动运行“癌症早筛中心”,此举不仅彰显了该医院在癌症防治方面的超前视野,更为全国县域肿瘤防治工作树立了典范,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为了更好地帮助县级医院构建集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为一体的肿瘤防治体系,推广癌症早诊早治,强化筛查长效机制,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县域癌症早筛中心的建设工作。通过建设“县域癌症早筛中心”以及“乡镇癌症早筛分中心”,完善医共体内县乡两级协同的癌症筛查体系,优化癌症筛查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提高服务连续性,提升癌症规范化防治水平。
市肿瘤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参加第一批癌症早筛中心建设项目,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癌症早筛中心的建设工作。癌症早筛中心被确立为市肿瘤医院的重点推进项目,配备了由6名经验丰富的专职医护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与院内肿瘤治疗专科及院外医共体、医联体单位紧密合作,共同聚焦于我市高发癌症,如食管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的科学有效筛查。
癌症早筛中心位于门诊楼一楼大厅,位置优越,标识清晰,配备专业的导诊服务,同时医院还精心制作了关于癌症早筛的宣传单、宣传海报等素材,旨在提高民众对癌症早筛的认识与参与度。
该医院将癌症风险评估问卷小程序整合到官方微信公众号,实现了线上便捷评估。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可及性,在导诊台显著位置张贴了问卷二维码,便于民众扫码自评。同时,采取全院科室协同策略,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积极向患者宣传癌症早筛的重要性,并鼓励其完成风险评估问卷。基于问卷结果,早筛中心工作人员会对中、高风险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并根据癌症早筛中心筛查技术路径,引导其进行进一步的癌症筛查,以确保尽早发现、尽早干预。
为同步高效推进癌症早筛工作,该医院深入基层开展下乡义诊活动,积极贯彻“应评尽评”原则。活动中,民众通过扫码填写癌症风险评估问卷,享受到了便捷的健康评估服务。医护团队依据问卷结果,对中、高风险人群进行了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癌症早筛。此外,采取了现场添加微信的方式,与目标人群建立了直接、持续的沟通渠道,这一举措不仅便于后续对中高风险人群进行有效跟踪和管理,还提升了健康服务的个性化和精准度。
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投入运营的癌症早筛中心,市肿瘤医院无疑在县域癌症防治领域树立了典范。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惠及了当地民众,更为全国其他医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激励更多医院加速布局癌症早筛工作,努力提升自身实力与服务品质。期待更多医院加入到癌症早筛中心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市肿瘤医院/肿瘤防治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0月,是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我国建立最早的肿瘤临床治疗、科研综合防治机构之一。
长期以来,院(所)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郑州大学等临床医院和高等院校密切协作并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市肿瘤医院在食管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科研、综合防治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1978年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5年“食管癌现场综合防治研究”获国家“十大科技成就奖”。曾承担国家“六五”“七五”“九五”“十五”计划科研课题及“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的实施,并取得丰硕成果。2004年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