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飞防”忙 丰收多保障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3-05-19 07:59  文章来源:林州市人民政府
分享:

  五月份既是小麦灌浆生长关键期,也是白粉病、锈病等病害防治关键期。我市组织“飞防”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开展“一喷三防”喷洒作业,为夏粮丰收提供保障。

  

  装药、起飞、定位、喷洒……在临淇镇张家岗村田间地头,我市小麦“飞防”作业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一架架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操控下,伴随着旋翼转动声,一架架满载农药的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操控下腾空而起。无人机顺着事先设置的路线往返穿梭,雾状药液均匀喷洒到麦田里。

  

  “我从事‘飞防’已经六七年了,每台机器每天的作业面积是800到1200亩,飞机的飞行高度是2米到2.5米,药用量是每亩1.5升到2升,飞行宽幅是7米到8米。我们一定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保证‘飞防’作业取得实效。”植保无人机操作员梁文奇说。

  

  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与传统人工作业相比优势明显,1亩地用时仅需2分钟,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在药量上也比人工打药减少1到2次,可降低农药成本5到10元。同时“飞防”作业所需资金由政府统筹。省时、省力、省钱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正在逐渐成为农民种地新风尚。

  

  “我村种植小麦2300亩,全部实施了‘飞防’。‘飞防’的好处很多:一是老百姓省钱省时省力。二是病虫害大大减轻。三是粮食增产增收。国家有这样的惠民政策,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临淇镇张家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户江学说。

  今年我市“飞防”作业分为两次,总面积约13万亩。第一次是4月下旬的小麦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提高植株抗逆性;第二次是5月中旬的小麦灌浆期,主要防控小麦叶锈病、蚜虫等病虫害,为小麦防早衰、增强灌浆强度、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籽粒重打下坚实基础。

  

  “临淇镇麦播面积约4.5万余亩,今年是‘飞防’的第六个年头,我们经过精心准备,安排各村有序展开,为减少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临淇镇农办工作人员李晓东说。

  由于林州市地处山区,部分麦田不适合“飞防”作业的开展。针对这部分麦田,市农业农村局及时调整对策,积极行动,运用各类方式,保证全市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全面到位。

  

  “确保粮食增产增收是我们这段时间的重点工作,‘飞防’作业是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在做好‘飞防’工作的同时,我们农技人员多途径监测病虫情报并及时发布,利用微信平台、技术明白纸和现场培训等形式,宣传麦田管理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管护,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张志斌说。

  记者:逯顺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