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近年来,我市借助电子商务发展东风,积极搭建电商平台,利用网络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李子、黄杏、核桃、花椒、小米等林州特产搭上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
近日,林州市第七届黄李采摘节暨电商助农网销节让“林州黄李”再次走红网络。随着黄李采摘旺季的到来,果农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今年65岁的郭全江在桂林镇三井村种植了40多亩的果园,见到老郭时他正在把打包的黄李装车。
“这是东北客户的订单,1万多斤,至少得连续采摘三四天,每天园里用工是四五十个人。”桂林镇三井村村民郭全江说。
郭全江能得到这个1万多斤的黄李订单,还要感谢电商平台。几年前,郭全江果园的黄李登上电商平台销售,便迅速得到市场认可,销量逐年递增。今年,东北的客户提前半月来到林州,直接预订了1万多斤黄李。电商销售相比于传统销售的优势,郭全江最有发言权。
“以前同样是种着40亩果园,我和老伴推着小推车在县城卖,一天顶多卖200斤,卖不完就都毁了。后来有了电商销售,咱们才不发愁了。我计划扩大规模,比现在种得更多一点。”桂林镇三井村村民郭全江说。
四月小铺是我市一家从事农副产品线上销售的电商公司,郭少华是平台的经营者。2017年,郭少华返乡创业做电商,成立了四月小铺。6年来,他走遍了林州大大小小的果园和农产品基地,从黄杏到黄李,从花椒到小米,为了让家乡的特色农产品有好的销路,他不断完善平台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精心挑选产品。经过几年发展,四月小铺销售的农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
“现在正是黄李成熟的季节,在桂林镇大大小小的果园里,到处都是热火朝天地采摘、打包的场景。通过电商平台的宣传推广,林州黄李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品牌,销售方式也从传统的线下采摘转到了线上订单销售,甚至有很多采购商慕名而来大批量采购。果农们真正实现了不出果园就能把黄李销售出去。”四月小铺负责人郭少华告诉记者。
有了电商的加持,农户们彻底打消了后顾之忧,搞种植的信心更足了。农户们可以专心搞种植,经济效益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近年来,我市借助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等多种平台举办了互联网李子、互联网香椿、互联网花椒、互联网苹果等助农活动。电商销售渠道不断拓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先后销售黄李100万斤,花椒2万余斤,核桃1.5万斤,香椿5000余斤,带动种植农户人均增收5000余元。今后,我们将持续开展电商助农活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市商务发展事务中心副主任靳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