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技术改造纪实——写于红旗渠通水55周年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0-03-30 20:24  文章来源:林州市新闻中心
分享:

  1965年4月5号,红旗渠干渠胜利建成,漳河水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入林县,实现了林县人民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这天,林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分水岭举行了隆重的通水典礼。所以每年的4月5号,就成为红旗渠通水纪念日,今年是通水55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回想起了27年前,林县实施的红旗渠技术改造工程,保证了红旗渠畅通无阻地流到了今天。

  红旗渠,由于运行多年,水蚀风化,危坍淤积,渗漏严重,影响正常通水,为发挥红旗渠应有的作用,需要除险加固,防渗治漏,消除淤积,渠底水泥硬化等技术改造。

  中共林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对红旗渠工程技术改造十分重视,经请示上级党委、政府批准后,1993年4月,成立了红旗渠技改工程指挥部,时任县委书记毛万春任政委,县委副书记聂孟磊任副政委,县长李庆瑞任指挥长,副县长张善飞任副指挥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新林协助张善飞实地开展工作。各乡镇成立了分指挥部。县武装部在工地建立了民兵团,又一次开展了千军万马战太行!

  工程是分两期进行的。第一期是从河口至南谷洞渡槽段。全长33公里,于1993年4月15日全线动工,参加这期工程的有姚村、横水、东姚、任村、采桑、东岗、元康、合涧、城郊、河顺等十个乡镇,285个行政村,参加民工14700余人,共完成清淤9.1万立方米,浇灌混凝土2.2万立方米,砌石1777立方米。投资542.11万元,投工50.86万个。民工们在红旗渠精神鼓舞下,吃大苦,耐大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历经20天,5月5日,圆满完成了一期工程。

  二期工程是河口到渠首。全长21公里。主要任务是清淤、水泥铺底,渠内岸喷浆防漏。这段工程大部分在平顺县,施工难度比较大。参修单位有东姚、城关、横水、小店、河顺、采桑、原康、东岗、姚村、城郊、任村11个乡镇,16000民工。指挥部设在平顺县的王家庄村。开工时间是1994年3月15日。施工段大都在南坡背阴处,很少见太阳,再加上山西本身就比林县寒冷,渠里好多地方冰雪未消,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破冰施工。民工们穿军用鞋的还好些。穿布鞋的都把脚冻的黑紫。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为了把红旗渠的事情办好,没人叫苦叫累。

  这期技改,我们充分体会到,施工难度更大。需要解决民工出行、住房、用水等问题;清出的石渣要往渠外扔,就必须要占老百姓的地或坡。我和善飞没少跑石城镇和临渠村庄,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欣喜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党委听到红旗渠技改消息后,主动请缨出征。经上级批准,从20军、50军调遣54639、54776两个工兵团1620名官兵,由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王英洲少将亲自指挥,顶风冒雪,挥师北上,汇集红旗渠畔,参加红旗渠技改战斗。他们的到来,大大发挥了解放军的威望,震住邪恶,树立了正气,为红旗渠技改铺平了道路。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指示:“此事意义重大,是新时期军爱民合作的大动作。一定要抓住机遇,大力宣传,以此来鼓舞民工们的士气”。

  3月15日。在红旗渠首,召开了军民誓师大会,为红旗渠技改拉开了序幕。时任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任克礼,省军区副司令员王英洲,安阳市委书记刘振歧,原林州市委书记毛万春、市长李庆瑞等党政领导,山西省长治军分区、平顺县有关方面来宾赶来祝贺,并同军民一道参加义务劳动,打响了红旗渠技改的战斗号角。真是“军民团结威力大,什么困难都不怕。”

  几位修渠老英雄兴奋地说:“抗日战争年代,军民在太行山上共同杀敌;当年修红旗渠人民子弟兵无私援助;今日技改,红旗渠畔又续写了民拥军、军爱民的新篇章。

  施工中,人民解放军官兵和民工一道,不怕苦,不怕累,一身泥,一身汗,战斗在技改工地上,经过35天的奋战,共完成清淤14.47万立方米,浇灌混凝土13604立方米,砌石3200立方米,投资786.3万元,投工62.7万个,4月2日,二期技改工程胜利竣工。

  这一宏伟工程完成后,博得了上级领导的赞扬。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原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为军民共建活动和红旗渠技改工程完成通水,亲笔题词。李鹏的题词是:“军民情谊深,红旗渠流长”。李长春的题词是:“军民情溢红旗渠”。

  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为纪念这一军民团结治水的壮举,在红旗渠首建造一座纪念碑。碑的正面是国务委员陈俊生题写的碑名:“红旗渠技改工程军民共建纪念碑”。背的三面分别镌刻着李鹏、李长春的题词和碑文。

  现在回想起来,没有这次红旗渠技改,就没有这几年渠水的顺利流畅。

  (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郭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