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钢学校对面广场最南边的一组乒乓球台前,两位居民正在有模有样地“对决”,旁边观战的孩子眼睛随着乒乓球来回移动,并兴致勃勃地来回捡球;新修建的公共卫生间外形美观、设施齐全;休闲停车场规划有序,环形通道全部柏油铺面。
“这里改造前原来是林钢的一个老煤球场,破败不堪,到处断垣残壁、荒草丛生、垃圾遍地,雨天泥泞不堪,每天接孩子都不愿在这里多停留一分钟。现在,每天早早就来这里等候,聊聊天,看看风景,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9年12月17日,市委第八巡察组在陵阳镇进行以巡促治专项巡察走访时,正在林钢学校门前接孩子放学的郭女士向巡察组感慨林钢社区大提升大改造的巨大变化。
林钢记忆园让乡愁味道更浓
在林钢的老厂房前,林钢记忆园巧妙地将历史和现代元素融为一体,磅礴气势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魅力。高大雄伟的火车头是林钢的一个标志存在。
林钢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师林曾是林钢老职工,回忆往事他一脸骄傲,“上世纪90年代初,林钢生铁年产量高达40多万吨,销量外运困难,大宗原燃料从外地运到河顺车站,都是利用这台第二代内燃机运出、运进,解决了外销外运问题。”
行走在记忆园里,到处充斥的是时代印记,原始本色的钢铁以各种造型伫立在广场上,诠释着时代,也接受着过往行人的瞻仰;“钢铁者,实为一切实业之体质也——孙中山”“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劳动最光荣”等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标语表现着强劲的生命力,与林钢大门上的对联“人与钢花同炉炼,心随铁水共奔流——铁炉高歌”互相辉映,让“钢铁记忆”与时代脉搏紧密结合成一体。“对这里进行改造提升时,设计理念就是体现林钢当时繁华景象,让原林钢工人寻找记忆。”陵阳镇林钢社区包区领导段红立介绍了钢铁记忆园的设计定位。
有几位林钢老职工在记忆园里转悠,这里看看,那里摸摸,留恋之情溢于言表。看到有陌生人对着记忆园的设计感叹,他们立即上前介绍,“林钢记忆园的修建让老林钢人感到很大的安慰,能时时勾起我们的回忆,也时时激起心底的自豪!”“我们经常过来走走看看,看到外地游客过来,总是不自觉向人讲述林钢的历史。”
“依据现有的条件进行改造,让原有的设施最大化发挥作用,既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又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这才是以巡促治的要义。林钢社区改造最大的特征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创意,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增加乡愁的浓度。”市委第八巡察组组长李刘拴说。
林钢家属院旧貌换新颜
林钢社区是建成较早的老旧小区,因年久失修,小区内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公共区域杂物乱堆乱放、楼道内小广告肆意张贴层层叠叠,环境脏乱差,小区居民忍无可忍又无可奈何。乘着以巡促治的东风,陵阳镇党委、政府协调林钢社区多次召开改造会议,制定具体整治规划和措施,对林钢社区改线路、拆违建、铺道路、粉刷外立面、修建停车场等,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造。
改造工程顺民意、得民心,得到了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社区改造投资600余万元,其中一部分就是居民集资。改造中,居民踊跃参与。王师林指着小区各个院落景观墙上的造型各异的小石球、石莲花、石灯笼、石仙人球等自豪地说:“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用水泥打制的,我们六七个人抽时间就做,共打制了370多个!”
如今,居民小区环境整洁了,居住功能完善了,物业管理提升了,安全问题解决了。小区居民对党委、政府的举措赞不绝口,“老宋在郑州工作的儿子原来不敢带女朋友回家,前两天带回来相家,准备结婚了!”小刘女士更是对小区改造有深切体会,“为了工作方便,我想在林钢小区买一套房子,开始看房子时还在犹豫,但到决定买时,正赶上改造将要完工,房价高了一万多元。”
截至目前,林钢社区已全面完成整体改造,共硬化路面3443平方米,粉刷墙体15000余平方米,外立面改造8栋楼,飞线整改21栋楼。闲散地绿化7400平方米,划设停车场2个(车位59个)。同时,以老旧小区为中心,向周边延伸改造,完成所有背街小巷环卫全覆盖、主次干道两侧背街小巷路灯安装率100%。辖区内小区居住环境得到彻底改善,面貌焕然一新。(赵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