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子王振国 我要努力撑起这个破碎的家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0-06-05 18:30  文章来源:林州市人民政府
分享: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于东姚镇玉崇村的王振国来说,贫困的家庭、患病的父亲、母爱的缺失……这些从他出生开始就如影随形,“95”后的他过早经历了生活的艰辛。虽然饱经困难,但王振国却逆风而行,今年,他成功考上深圳大学研究生,用自己的努力奋斗,换来了耀眼的青春。

  1997年出生的王振国,有着跟同龄人不太一样的童年。7岁那年,父母离异,他便一直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因身患精神疾病,无法外出务工,家庭经济负担沉重,生活比较困难,年幼的他只能靠奶奶照顾日常生活。

  在王振国家客厅里,除了一张老式的沙发和简陋的桌子,几乎很难找到一件像样的家具。“从小我就一直帮家里干活,小学、高中、大学都一直利用星期天给家里干活。虽然我的家庭情况和普通人的家庭情况差得很多,非常困窘,但是既然生活已经成了这样一种情况,我肯定不会气馁、不会放弃,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情况。”回首过去的时光,辛酸与苦涩一一涌上王振国的心头。

  生命有了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艰苦的生活环境没有磨灭王振国奋发图强的志向,反而坚定了他自立自强、摆脱家庭困境的决心。王振国深知,只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2016年,王振国成功考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法律。

  同年,王振国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政策的扶持下,家里的情况逐渐有了好转。帮扶人、村干部多次到他家中,帮忙照顾生病的父亲,经常打电话鼓励他好好学习,为王振国解决了后顾之忧,他有大量精力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今年5月份,王振国顺利通过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网络复试,正式成为一名研究生,这令王振国一家人开心不已。

  王振国告诉记者:“自从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后,帮扶人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感到了温暖,同时使我坚定了一份坚持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心。镇政府、帮扶人、村干部都来家里探访,查看情况,能帮的就帮帮,各方面都有补助。上了大学之后,我利用寒暑假,周六周日勤工俭学。”

  “政策方面该享受的他都享受了,产业扶贫方面,他有光伏和重点企业带贫,他家每年人均收入能达到8000多块钱。王振国自身很努力,也很不错,平时回来了帮父亲干家务活,收拾收拾家,学习也很用功,也很努力。”东姚镇玉崇村党支部书记路庆华告诉记者。

  在困境中成长,不仅锻炼了王振国刻苦学习的意志力,也培养了他勇于担当的责任心。生活中的王振国,乐观向上,活泼开朗,家里缺乏劳动力,他总是主动包揽粗活重活,洗衣服、做饭、干农活,一样不落,力所能及地帮父亲分担家务。“考上研究生了还得以学习为主,学习之外的话利用闲暇时间勤工俭学,为家里减轻困难,减轻负担。研究生3年毕业之后,有条件或者有能力的话,能够考博士的话考个博士,或者根据家庭实际情况,找一份工作,撑起这个家。”对于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王振国内心也是充满期待。

  凭着心中的执着和努力,凭着对家人对社会的感恩回报,王振国的每一天都在拼搏,用超越自我的精神,圆梦大学,也圆了一家人的梦想。未来,他将继续努力,在新的舞台,拼一个无悔青春,造一个崭新未来。

  “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坚定,更加坚持不懈,去改变现在这种现状,去撑起这个破碎的家。然后有能力的话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像我这种家庭的人,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王振国坚定地说道。(迪  迪国  栋)

  【编后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助下,王振国一家成功脱筼奔小康,他也顺利考上研究生,这让我们甚是欣慰。苦难造就辉煌,尽管王振国从小就生活在贫困的家庭里,但是,生活的苦难井没有将他打垮,相反却成为他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90”的担当与作为,看到了他们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蹈上新的征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他,一定能够有所作为,一定有能力撑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