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村献生希望小学有片“责任田”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4-10-25 08:42  文章来源:林州市人民政府
分享:

  近年来,河顺镇申村献生希望小学以“创农村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育人功能,通过一系列特色课程,激发孩子们学习动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出彩童年。

  走进申村献生希望小学,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劳动实践基地。学校按照“以劳动建设为主题,景观环境为主导,学生体验为主线”的规划思路,打造蔬菜种植区、动物养殖区、果树种植区、冶炼文化体验区、苗木花草景观区、中药材种植区等多个区域,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先后修建农耕文化展览区,展示锄、筐、碾盘、红旗渠水利工程微缩景观等多种农具和农用水利设施、农作物标本和种子,让孩子们认识劳动工具,增进对劳动的认同感。通过一系列举措,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更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价值,实现了教学相长。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日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划分了劳动实践活动区,每个班级都有一块责任田。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不仅学会了农作物种植的方法,更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价值。”河顺镇申村献生希望小学教师闫伟说。

  “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了农作物的种植知识,更意识到团队协作和劳动的价值。通过亲自动手,我深刻体会到收获的辛苦与喜悦。劳动基地让我们更加珍惜食物,也更加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每一次的劳动都让我有所成长,我会将这段宝贵的经历铭记于心,继续努力学习成长。”河顺镇申村献生希望小学四(2)班学生彭佳怡说。

  在学校,劳动教育已成为一种常态化教学方式。通过劳动实践基地、特色课程、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种以劳养德、以劳促智、以劳创美、以劳健体的劳动实践教育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劳动知识技能,还让他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坚持不懈的精神。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河南省首届温馨校园、安阳市最美乡村小学。

  “自开展劳动教育以来,老师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田野,认识蔬菜、果树、农作物、中草药等,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从‘学农’中感受到农作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劳动教育为契机,丰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整合本地资源,以劳动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劳动作坊为抓手,让学生树立起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河顺镇申村献生希望小学校长魏海亮说。

  在申村献生希望小学的引领带动下,河顺镇各级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原则,把劳动教育贯穿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全过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办学理念,更加紧密结合农村和河顺镇实际,以培养学生的核心劳动素养为导向,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切实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更加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河顺镇中心学校校长刘玉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