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林街道:共绘“五色”同心圆 共创“五星”新画卷
林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nzhou.gov.cn  发布时间:2023-07-27 18:02  文章来源:振林办事处
分享:

  “咱们村今年争创‘五星’支部,这‘五星’分别是‘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产业兴旺星’‘支部过硬星’。这些都需要村民一起参与、共建共享。所以,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3年7月17日,振林街道槐树池村党建专干李朝武正在耐心细致地向居民讲解“五星”支部创建内容。

  “2022年,我们创成了‘四星’支部。”槐树池村党支部书记杨广青说,“我们村总面积2.65平方公里,现有党员49人,常住村民681户2445人。2023年,槐树池村以‘红色为底’‘橙色为品’‘蓝色为盾’‘绿色为基’‘金色为本’,聚焦‘五色耀五星’创建目标,共绘同心圆,共聚正能量,全力推动‘五星’支部创建任务落实见效。”

  红色为底绘实“支部过硬”本色

  红色代表基因传承,砥砺初心。槐树池村紧盯“支部过硬星”创建目标,结合“全科网格+党员联户”,聚焦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探索形成了五个“1+1”工作模式(“两委”分工“1+1” ,每项工作1个负责人+1个团队攻坚;日常工作“1+1”,每天1次巡查网格+1个窗口服务;每周总结“1+1”,每周1次例会+1次入户走访;发展党员“1+1”,把发展1名党员与1年的志愿服务相结合;主题党日“1+1”,每月1次集中学习+1次实践活动),算好支部过硬的“加法”,以建设过硬班子锻造过硬队伍为抓手,淬炼过硬党性、展现过硬担当、练就过硬本领、锤炼过硬作风,带动组织生活过硬、干部能力过硬、推动发展过硬、服务群众过硬。

  橙色为品绘深“文明幸福”成色

  橙色,代表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槐树池村建强党员、志愿者、共建单位三支队伍,结合“党员联户”和“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百家企业包百村”“双百”帮扶活动,与脱贫户、监测户结成帮扶对子,利用暑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进行走访慰问;联合共建单位,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各项活动,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品;每个自然村组建1个歌舞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持续开展“好乡贤”“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完善好村规民约、村务公开、三资管理等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树立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

  蓝色为盾绘就“平安法治”亮色

  槐树池村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动政治、德治、法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发展;结合“三零”村创建工作,按照“多网融合、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思路,槐树池村以“网格+”工作机制,将全村划分为4个网格,党员干部为网格长,每名网格长联系20余户村民,积极开展反电诈、防溺水、禁毒禁赌、反邪教、矛盾调解、巡逻排查等工作;组建10余人的志愿巡逻队,在关键节点上加强巡逻巡查,做到防范在先、警惕在前,确保人人平安。同时,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应急演练活动,全面提升预警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救援能力,确保在灾害来临时,有一支闻声能上、冲锋在前、密切配合、身先士卒的应急处置队伍。

  绿色为基绘亮“生态宜居”底色

  一到傍晚时分,李家池村文化广场就沸腾起来,不少村民正随着悠扬的音乐节拍跳着欢快的广场舞,小朋友们三五成群自在玩耍,老人们神采奕奕地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村民未相生说:“广场就建在家门口,非常方便,能锻炼身体,还能打发空余时间,好得很!”

  “2023年,安阳市住建局携安阳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瑞恒建筑有限公司、河南润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拓安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投资1300余万元对槐树池村进行整体升级改造,主要涵盖清理、梳理、妆扮和管理四部分,目前已建成2个游园广场、新建并硬化道路4000余平方米、新建雨污水管道13100平方米、实施弱电入地1400余米。”杨广青说道,“6月底开始在四个自然村主干道路铺设沥青,预计2023年7月改造完成。除此外,振林街道槐树池村入户路及管网建设项目,还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0万元,铺设污水管网309.71米,硬化街巷道路1588.98平方米。”

  金色为本绘足“产业兴旺”特色

  “田地出租有租金,空闲时还能在合作社打工赚钱,家中有事也好照应,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也难找。”槐树池村监测户付全贵说到自己的工作感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槐树池村发挥区位、资源优势,落实三产融合,通过“司机之家”项目、闲置土地租赁,引进5家建筑公司,2家商贸公司,4家劳务公司,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除此外,槐树池村还投资400余万元,把东太阳自然村打造为文化农耕小镇,以盛世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发展果树种植,实施“合作社+农户+脱贫户(监测户)”模式管理运营,吸引多家研学培训机构在东太阳村建立研学基地,探索“耕读研学、生态采摘、乡村旅游、乡情民宿”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帮助村集体找准发展路径,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

  如今的槐树池村,环境越来越好,乡亲们幸福感与日俱增,干群合力争“星”的劲头更足,美丽宜居乡村的蓝图正在绘就。(侯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