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灾害
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常显得渺小
但正确的避险方法
可以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们从实际案例中总结了
五大“灾害避险关键词”
一起来看!


2021年5月3日,湖南省保靖县比耳镇双福村突发泥石流险情,4户村民的房屋受损,由于处置及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5月3日13时15分,负责双福村山脚组巡查值守工作的村辅警兼综治专干张志忠一行3人正分头巡查,河流上游漂来很多木板,好几个村民站在河边围观,此地距离一处地灾隐患点只有不到100米,他感觉到了危险,通知大家撤离。13时19分,张志忠准备返回地灾隐患点检查是否有滞留群众时,发现隐患点对面的山体(非地灾点区域)冒出一缕“黑烟”,泥土碎石出现松动下滑现象,他意识到可能发生泥石流险情,迅速带领村民撤离。10分钟后,人员刚撤离不久,泥石流倾泻而下,4户村民的房屋受损,堆积物深度最深达到2米。

5月中旬,旭阳镇政府在排查中发现马石村3组金山子处房屋背靠山崖,存在安全隐患,并将隐患进行了上报。当地技术人员对该处隐患进行了核查,及时将该点位的危险性告知当地的驻村干部和受威胁的群众,旭阳镇政府立即对该点进行密切监测,并动员受威胁农户搬离隐患点。
“当初镇村干部入户动员搬离转移时,我和老伴是非常不愿意搬离的,毕竟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了,从来没有遇到过危险。”75岁的姜淑兰说,后来经过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告知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自己和老伴才同意转移。5月26日,当地工作人员成功动员2户3人通过投亲靠友等方式搬离危险区。
2022年5月26日2时许,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都格镇新盘村煤洞坡组滑坡隐患点发生滑动,滑坡体总体积约9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根据持续监测信息,当地提前撤离受威胁群众,成功避险。
01
“看”
溪流水位极速上升,可能由于上游大量降水引发山洪。
溪流水位骤降,可能是上游暴雨致山体崩塌阻塞河道,导致断流。
原本清澈的溪流突然变浑浊,可能是上游暴雨将泥沙、石块带入水中,形成山洪泥石流。
02
“听”
如果在山上听到沙沙声,但是却找不到声音的来源,这可能是沙石的松动、流动发出的声音,是泥石流即将发生的征兆。
如果山沟或深谷发出轰鸣声音或有轻微的震动感,说明山洪泥石流正在形成。